小故事大道理:转念一想


  某日午后,见一盲人,手持竹棍儿走在路边。两旁都是饭店,停了很多汽车。盲人以棍儿为手,敲敲打打,边探边走。敲到树上,笃笃笃笃;敲到车上,当当当当。每件都连敲几下,似乎一定要确认出是什么物质才放心。当当当当,有的车主就站在那里,或坐在车里,看到盲人用竹棍儿敲自己的车,都笑眯眯的,若无其事的样子。

  另一次,公交车刚靠站。一短袖大汉坐在最前面的位置上,寸头、纹身,青龙绕臂,目露凶光。我在最后排,眼看下面飞上一支粘稠的雪糕棍儿,正甩在凶汉胳膊上。凶汉腾地站起来,探头寻找“肇事者”,瞬间,面目忽然变得柔和,自己擦了擦胳膊上的污迹,泄气地坐下。我正纳闷,却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儿箭步窜上来,直奔车厢后部,嘴里喊着“奶奶,有座!”后面一蹒跚老太,跟头把式地追过去。

  要是个健全人,用棍子敲击车主座驾,估计没有谁会平心静气吧?若是一个成年人,把雪糕棍儿扔在壮汉身上,壮汉不会善罢甘休吧?

  感悟:车主和壮汉的反应,其实也是正常人的反应。谁会跟一个盲人斗气呢?谁会跟一个小孩子计较呢?但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不跟盲人和孩子较真?仅仅因为双方实力相差太悬殊?这肯定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挖掘人类内心深处,便知道,孩子伤害了他,他可以确定那是无心之举。盲人以棍儿敲车,跟健全人敲车造成的损害并无二致,但车主也会认为,无心之举,无需理论。他理论的都是有心的伤害。
  与此相反,常常有这样的人,在大街上被人瞅了一眼,顿时火冒三丈,拔刀相向。更有甚者,听到别人一声咳嗽都会怒气冲天。在他潜意识里,自己被瞅一眼就是被非礼了,他会把所有的接触先假设成对方不怀好意。
  这种情境下,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只需转念一想。比如,我被碰了一下,明明对方是个成年人,只当他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就OK。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伤害都理解为无意识,忽略而过,这世上将少了多少无谓的牺牲。这可不是传说中的自欺欺人,而是调整心态,并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伤害你的人,真的不是有心。何必为难自己和别人?当然,心态调整,说说容易,当事人不容易做到。不身在其中,怎体会当事人的愤怒?但要说容易其实也真容易,不就是转念一想吗?

 

更多精彩小故事大道理请点击:小故事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