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与QQ为啥打架,我不太清楚。但我的电脑里同时安了360和QQ,我知道。
继360推出“QQ保镖”之后,腾讯直接向所有QQ用户致信,将停止在安装有360的电脑上运行QQ软件,而11月4日晨,安装有360的电脑已经无法正常工作登录QQ软件——我成为了QQ和360掐架的“牺牲品”。
360与QQ较量其实是利益之争。这场没有硝烟的互联网战争,是互联网的暗中较力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从私下到了公开,从斯文的公平竞争到了龌龊的野蛮厮杀,而不顾及网友利益的恶劣行为。
QQ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竟然“被迫”做出了牺牲部分用户利益的决定,将安装360的电脑不能使用QQ软件,这是对用户的不公,更是让无辜的用户遭殃。这让我想到一个寓言,一只狼和熊在一片草地上打架,无论谁胜利,草地都被他们糟蹋了!
无疑,和我一样,许多网友都成了360和QQ打架的“人质”。其实360与QQ掐架也没啥大不了的,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所谓的发展,为了自己魂牵梦萦的那些破事儿,难免会有争夺。但打架归打架,竞争归竞争,怎么能不顾及网友利益、不顾及用户的权利呢?网友是无辜的,网友应该是互联网的推广者,是互联网的上帝,而互联网正是网友的参与才有了发展,有了效益。失去了网友的支持,360和QQ打架的意义又何在呢?
对不懂技术的我而言,要搞懂360的QQ保镖针对腾讯QQ的行为是否属于劫持和破坏的“外挂”行为恐怕有点勉为其难,但就腾讯给用户出的那道选择题,我还是能看懂的。众所周知,自主选择权是一个消费者天然应有的权利,而该项权利也为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所明确规定。任何一个消费者都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这样的权利,是腾讯无权去剥夺的,其他人也是无法剥夺的!
正当把6亿用户作为人质准备要破釜沉舟地和360决一死战之时,腾讯在法律上已经将自己置于非常被动的境地。腾讯的这种行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IT行业都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一个软件生产商可以肆意的决定自己软件的兼容环境,人为排斥其他的软件,这是前所未有的,微软不敢,苹果不敢,雅虎不敢,MSN不敢,而中国的腾讯却毅然决然将自己划入用户的对立面。而腾讯之所以敢为人先,仗的无非是6亿用户离不开自己,被QQ绑架的事实。
在网络隐私屡屡被侵犯的今天,一个安全的互联网需要更多的360,也需要更多的腾讯,只有达成了制衡,网络安全才不会沦为没有任何根基的乌托邦。但360和QQ的死磕却让我们想到许多企业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腾讯这种“无奈”的大胆之举,让我们这些更无辜的网友觉得可怕。一个企业无论如何的强大,但如果据此就挑战6亿用户的尊严和底线,的确是自大的有点愚蠢了吧……
如果说360软件一开始揭露QQ软件对用户隐私文件的扫描以及腾讯对此的辩解,尚属技术问题,需要通过技术专家的评判予以解决,那么发展到后来,纷争变了质——从正常的技术之争变成了违反道德的互相攻击。这种不道德性表现在,纷争的双方在对骂的过程中,强迫性地在用户电脑桌面上弹出窗口对骂,形成了对公众的骚扰和不便,同时也败坏了业界的风气,它让人们看到了那些号称经受过很好教育和技术训练的互联网投资商及专家是如何尽失颜面的。
其实就是,狗咬狗。现在,我用的MSN和国内的朋友交流着……
凭啥让无辜的网友当QQ和360斗殴的人质?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