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哪个产业像农业一样,平时不显山露水,但一遇风吹草动,便牵动全国。今年以来,部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曾一次次牵动着全国人民手中的“菜篮子”。而在部分社会资金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的背后,因今年气候等原因,导致部分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受到影响,也是游资“炒作”的诱因之一。
现代化保证农产品供应
上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民以食为天,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虽然农业产值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但农业的重要性不仅丝毫未减,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农产品的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同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肉、蛋、奶等消费量大幅增长,也有赖于更多粮食转化而来。据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与10年前相比,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2亿多,粮食消费增加了1000多亿斤。
与此同时,农业资源约束则日益趋紧,耕地和水资源日益紧缺。
在农产品需求增加和水土资源减少的情况下,惟有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才能保障我国农产品的供应。而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看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在短时间内土地规模无法扩大的条件下实现现代化。
在今年2月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陈锡文在解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时表示,其主要体现在经营形式和经营规模上。“由于中国人多、地少,很难想象在短时期内实现像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那样的一个农户经营几万亩土地的规模。所以,中央历来强调,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城镇化逐步转移人口、逐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引导农民发展自己的专业合作社,给农户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服务,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来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陈锡文说。
农民工市民化应有实质性进展
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看来,“十二五”期间,我国必须要在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道路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做好相关的制度创新。
孔祥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我国2亿多的农民工中约有1亿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些“80后”、“90后”农民工很多不会干农活、对农村没有太多的感情,甚至一些人因其父母在城镇打工,就出生、成长在城镇。而且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农村没有承包地。
“对这些‘回不去农村’的农民工,在未来5年之内,必须要让他们看到在城镇安家落户的希望。当然,要全部解决这部分人在城镇安家落户的问题,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但在‘十二五’期间要让他们看到希望。”孔祥智对本报记者强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为重点
今年年初的西南大旱以及入汛以来中小河流发生的洪涝灾害,都暴露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欠账”依然不少的问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低产田约占现有耕地的2/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地总面积的一半。
11月初,记者到山东省博兴县采访。在该县纯化镇周刘小农水建设项目区内看到,一条条已经衬砌好或正在衬砌的具有防渗功能的大小水渠环绕田间。据当地水利局介绍,水渠由大到小分为干、支、斗、农、毛五级。黄河水从干渠引来,通过各级渠系可流入每户农民的田里。
博兴县曹家村村支书曹奉河告诉记者,以前由于黄河来水不及时,加之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各顾各家,打乱了灌区原有的渠系,在重新修葺前,当地已基本无法实现自流灌溉。而现在通过小农水项目建设,恢复了灌区原有的自流灌溉渠系,再通过用水协会的统一管理,灌溉成本由30元/亩降低到3~5元/亩,还同时节省了劳动力。
《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这无疑使我国更多地区看到了进一步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希望。
农民专业合作社仍需扶持
虽然今年“豆你玩”、“蒜你狠”等农产品价格的较快上涨暂时冲淡了往年芹菜积压、西瓜难卖等“谷贱伤农”的心酸记忆,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问题始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绕不开的一道坎。
如何提高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一家一户的散户在对接大市场时,不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处于议价的劣势一方?如何让分散生产的小农户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变化,让自己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果实能卖个好价钱?
近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重要组织。截至2010年3月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超过27万家。通过为社员提供农资供应、产品销售、市场信息、技术交流等各类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部分解决了分散生产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为数不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不规范,同时在市场开拓、农产品营销等方面还存在能力不强,人才、资金匮乏等困难。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大扶持和政策引导力度显得尤为必要。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像北京市密云县就专门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负责研究制定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推进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和规范化运作,同时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奖励政策,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融资、人才、科技、信息、培训、保险等服务以及协调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说,在发达国家,从生产资料供应、大型农机的使用,到农民的贷款、农产品的销售,都离不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后,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速度很快,但目前带动力、竞争力仍然偏弱,应当大力发展和培育。
“十二五”:解“三农”难题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