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方设法的平抑农产品价格和房价能否持久
张克禹
看到上海为了平抑农产品价格不惜政府大幅补贴在蔬菜市场开出专门的摊位,让一些当地的菜农或是特定的人群去经营,这样一来这些人的经营成本比起其他摊贩来说低了许多!这样一来自然就是他们的菜价比那些正常租赁摊位的菜饭来说低了一些,这样一来能否持久呢?我听到一位特价摊位的摊主讲低价销售在短期之内有政府扶持,但是长期之后如何解决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那些正常租赁摊位的摊贩他们能否接受呢?我看难!如果他们一旦罢市,或是集体退出菜市,或者是要市场的业主长期忍受未必办得到!为什么呢?菜市场的业主毕竟也是商人,他们一旦投资一样还是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还有象征性的五元十元的管理费后面就是当地政府的大补贴,他们愿意吗?还有就是上海本地的蔬菜能否自给自足呢?难度肯定大!毕竟还有相当部分的蔬菜要从其他地方长途贩运而来,这个成本绝对不是少缴几个过路费就能发生实质性变化的。
再一个就是他们的公平性,这样做公平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真正激活市场的并不是政府部门的几次补贴就能奏效,关键的还是市场来拉动。我们且不谈政府能够拿出多少的资金来予以支持,关键的一点还是他的能否持久,有不有可行性。我们毕竟为计划经济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老百姓真正能够填饱肚皮还是打破了市场经济的框框,调动了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还是那句话:只有把大家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什么事情才好办!否则一切都只能是妄谈!
就象房地产市场一样,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的解决刚性需求,增加市场的供给量,改变老百姓的消费投资理念,脱离这些东西承载的附加功能,否则注定将会是无果而终,甚至会是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