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或引发家电业质量危机


金融危机或引发家电业质量危机

今年以来,国内外白电巨头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纷纷剧烈降价。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整个产业的流动性大幅降低,价格战是企业加快产业“血液循环”的一种方式。但由于当前制造企业与上游供应链没有形成深度整合,同时短期内难以通过技术创新消解企业运营压力,此时家电产品大幅降价背后很可能隐藏着质量危机。对家电企业来讲,在原材料价格以及货币汇率反复波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战略调整以及技术创新应对当前市场压力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今年以来,国内外白电巨头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剧烈降价,上游配套商也卷入其中。白电行业价格战对整个产业链将产生什么影响?潜藏着怎样的风险?请看第58期《家电纵深》。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人民网《家电纵深》,今年以来国内外白电巨头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剧烈降价,上游配套产品也卷入其中,白电行业价格战对整个产业链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又潜藏了什么样的危险呢?本期《家电纵深》就由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老师给我们解答,罗老师您怎么看待今年国内外白电巨头的价格战?您认为空调、冰箱、洗衣机大幅度降价,这些价格战的根源是什么呢?

罗清启:根源我认为是一个产业战略导致的,价格战是必须的,金融危机加剧了这种(现状)必须。怎么讲呢?原来我们行业发展,“十二五”之前这几个连续五年计划里面,基本上依赖于一个“短平快”,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我可以做大这个加工能力,通过做OEM的方式做大我的规模。那么你这样的话,只要国内、国外的市场失去稳定的时候,或者是失去增长的时候,你越来越愿意干这个事。

但是你在海外没有走出去,我们经常说“走出去”,走出去干什么?“走出去”我认为有这么几个东西要走出去:

(1)走出去要创建我们的品牌。这个品牌是什么呢?跟外国消费者消费意识的一个连接,就是人家知道你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牌。

(2)构建我们的通路。你要有销售通路,这个时候你的产品才可以通过这个通路安排出去。

(3)优化你的技术能力。为什么呢?比如说我们要走出去,肯定不是走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肯定要走到发达国家,但是发达国家要求相对苛刻,他们必须要求提高你的技术能力,那这样的话你的渠道范围会更广。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他们海外出口没有,甚至是微乎其微。

问题就来了?你是世界最大产能吗?按说在金融危机的时候,金融危机我认为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什么概念呢?基础原材料大幅度下降,整机的价格也在下滑。第二个阶段你会发现基础原材料又在上涨,你会发现我们整机价格又在下滑,也就是说不要管你原材料涨跌,整机价格的下滑是既定的。你发现了吗?这没有办法,因为我们盲目的做了很多的产能,这个产能你想想怎么办?它去制造的话,就会在海外出不去,那么它就蜷缩在国内,它肯定会在这里厮杀。这是一个过剩产能,出口太小导致了一个战略困境。

主持人:那么我们还注意到有一个现象,就是说一方面原材料的价格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终端产品却大幅降价,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罗清启:这是一个叠合,现在进入第二阶段,现在美国政府提出量化的货币政策,这样的话直接推高产品价格。但是金融危机的第一阶段善后问题没有解决,有大量库存。按说现在原材料涨价,你有库存是好事,但是这个涨价比你原来的价格还高,所以要消灭。像苹果公司,就是毛利非常高,但是他们周转速度也快,这样你会发现他们是“高毛利,高周转”。

还有我们会计领域有一句话叫“黑字死亡”,像拉饥荒,你有很庞大赤字的时候,你企业就倒下来了。从帐面上看没有亏损,但是从企业运营来讲没有现金、没有流量,什么概念呢?观察一个人从他的血液总量来看,他拥有的血液是正常的,但是你会发现他的血液不流通。血液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流通的,这样你才能补充量。但是现在是量很大,但是不流通。现在我们的价格战是为流动而战,因为它不流动,不流动你那个地方是“沉睡的包袱”,就是那些存货。所以说出现了一方面原材料上升,一方面你还要大幅的厮杀,做价格放水,这个是不可思议的现象。

主持人:有一些媒体它是这么看待这个现象的,就是白电巨头频发价格战,这个实际上将成本价格压力转给了上游制造商。您怎么看呢?

罗清启:它也会转,现在这个转还没有转的太大规模,再往下走,如果亏损剔除干净的时候,它要维系到一个价格水平的时候,这个供应链还要往上推。比如说我这个整机要降价,那这个配件也要降低,这样就会推动整个供应链也会降价。



主持人:最近有一些外资品牌的家电频发出现事故,我国的家电企业会不会重蹈这样的覆辙呢?

罗清启:我觉得会,但是不是重蹈覆辙,是不同的类型。日本出现很多的问题,但是它要把生产过剩从它自己的工厂拿出来,也就是说他要换厨师。我原来是日本人的厨师做我的产品,现在真正是“日本制造”,但是这个不是在日本国内生产,只是用日本的工艺在生产。但是这部分现在拿出来,交给别人做OEM订单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控制有问题。

国内是什么?国内因为成本压力,要降成本时候,我认为在一个现有供应链状态下降成本会带来一个“恶果”。“现有供应链状态是”什么呢?一个松散的、供应部件的这么一个状态,比如说供应链给企业供部件,一个部件就是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企业有几个部件,我们一个整机产品对应了大量的供应商,它要降成本,但是上游的配件价格没有降下来,那带来的结果就是降质量。

也就是说,我可以降成本,这个应该是什么概念状态下?我认为是一个有新的参数进到供应链里面来,通过规模导致供应链成本下降的这么一个状态。或者是说还有一个概念,就是通过技术开发、技术的进步去降低成本,但是因为这个时间比较短,金融危机来了以后马上要降成本,你会发现上游配套企业的供应链也没有一个深度整合,所以说没有可能导致在配件这个环节,规模经济产生或者是范围经济产生。

第二个阶段,在这个范围里短时间不会有技术创新产生,所以只有一个结果就是降质。你要降价必须要降质,这个会带来什么呢?那就会有很大的质量隐患出现。

主持人:这次白电行业的价格战,应该说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企业应该怎样样进行战略调整,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呢?

罗清启:现在我们的成本下降,我认为这个价格战基本上集中在工厂内部我怎么去降低我的成本。这个我认为,挖掘的潜力已经差不多了。

第二个叫“靠近围墙最近的一个伙伴砍杀”,就是价格砍杀。就是你要降低靠近你最近的供应商的价格,但是这些供方没有大规模降低成本的经验,你可想而知这个东西怎么办?我觉得还是产生一个范围经济的概念,一个配件厂商不是单独给你供应一种或者是几种零部件,它应该给你供应模块。

比如说丰田的模式,或者是戴尔的模式,它本身背后有很独特的供应链。其实给丰田供应零配件的,或者是给戴尔供应零配件的,他们都是供应零配件模块,你从做一种产品或者是两种产品去做N种产品,才有可能把工厂以上的成本往下降,意味着我们未来电器产业链会发生深层次的质变,洗牌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配件厂家洗牌,就是我们看不见的,在帷幕之后的那群人要洗牌,那群品牌要洗牌。

主持人:其实质量是企业的立足之本,虽然说是现在可能金融环境不是很好,价格战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挑战,我觉得我们企业还是本着为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能生产出在保证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为消费者生产出质量有保障的产品。

罗清启:我补充一句,现在很多企业认为在环境很恶劣的情况下,我通过各种手法降低价格,他认为是不错的。但是我认为恰恰相反,在今年或者是明年,你更大的成本来源于成本降低。但是可能5年之后、3年之后类似这种不计成本的企业,它的价格下降的是控制不了的。最后你的质量问题把你毁掉,或者是给你带来巨大的成本,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去保证你的质量,不要盲目扩张。

主持人:好,感谢罗老师今天精彩的言论,本期《家电纵深》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您下期继续关注。再见!

 

 

罗清启,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

为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战略发展咨询服务。

关于帕勒咨询

帕勒咨询是少数能够同时为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的机构之一。

主要面向各类组织战略决策层提供发展战略、组织优化和业绩改善方面的咨询服务。

服务领域涵盖电子业、零售业、能源业、金融业、医疗卫生等17个行业以及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

联系方式

Tel:0532-85897296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