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与怀疑
廖仁平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世界人民再次面对一个古老且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银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因此要求必须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以解决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系列问题。这种货币就是“超主权货币”。
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网站上发表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说,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反映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他认为,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将需要很长时间。短期内,国际社会至少应当承认并正视现行体制所造成的风险 …周小川重提凯恩斯60年前的大胆设想,建议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进行改进和扩大,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寻求共赢”的改革,逐步创建“具有稳定的定值基准并为各国所接受的新储备货币”。文章的核心意思是要在未来建立一种不与任何国家主权挂钩的“世界货币”,以此作为国际储备和贸易结算的工具。文章还就它的实践操作性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一套相应的解决方案…应当说,这是一个看起来极其理想主义的设想,但其现实障碍是不言而喻的。假如它能梦想成真,那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实际流通但却同时又承担着沟通地球上所有不同货币间交易结算使命的货币符号。 而之前的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不论是黄金还是美元,实际上都是相应的那个时代中最具有稳定购买力的真实货币。这也意味着今后货币的信用将不再依托于货币中介物本身的价值或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实力。然而,在一个至今仍完全由主权国家规则支配、“世界政府”遥不可及的“丛林式”世界体系中,发行这种“世界货币”的“世界中央银行”——权且假设它是IMF——自身的权威又托身何处呢?退一步说,就算IMF得到了全世界所有国家或主要大国的共同支持,在技术上它又如何确定“世界货币”的发行量呢?会不会由于这种“世界货币”本身的发行不当而造成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在全球经济日益不可分割、美元体系日益力不从心的当下,与其说周小川提出的是一个解决方案,还不如说他抛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相信这个问题一定能赢得举世共鸣。最早公开类似设想的其实是俄罗斯政府,它在2009年3月16日提出的建立“超国家储备货币”(super 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的主张,与周小川的“超主权储备货币”可谓异曲同工,只是周小川的方案更为细致和具体。
理论上讲,国际储备货币的币值首先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的有序;其次,其供给总量还可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第三,这种调节必须是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当前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是历史上少有的特例。此次危机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白银与黄金都是超越主权的货币,因此,银本位和金本位,都是“超主权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这起码可以将“超主权货币”的历史上溯到14世纪。更为准确的说法是,国际货币体系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超主权货币”,并且直到主权货币成为世界货币之前都是如此…白银之所以从17世纪开始渐渐退出国际货币体系,是由于此前出现的白银供给快速扩张随着北美和日本的白银产量减少而结束。金本位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世界黄金产量出现了历史上最强劲的增长期,另一方面是黄金的价值量远远超过了白银,由此解决了储备货币供给不足与世界贸易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到20世纪初,与当年的白银情况相类似,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链条突然被打断,但世界贸易总量却依然在增长。于是,当黄金供给不能满足世界贸易增长需要的时候,不得不以纸币替代实物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而信用的最高等级是主权信用。这也是为什么国际货币体系自黄金汇兑本位制以后一直寻找强势的主权货币作为其存在支撑点的原因。那么,周小川所说的“超主权货币”究竟要锚住什么呢?可以肯定,受周小川赞赏的凯恩斯方案绝对行不通,相反会大大加剧国际货币体系的波动性。原因是凯恩斯的方案,其实是主张将国际储备货币锚住一揽子商品价格。众所周知,商品市场是最容易操纵的。
在现代社会,以国家主权为主导的中央银行对有效的货币政策运作都存在无数困境,那么与国家主权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一定会更多。
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汇率激烈的波动所带来的负增强机制更是明显,世界各国更是希望有一种有效的国际储备货币来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国际储备货币制度的安排,尽管经过不断变迁与演进,但是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问题,让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更是暴露无遗。可以说,正是这意义上,周小川行长希望建立起一种超主权的国际货币体系。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建立这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何以可能?
一般来说,现代货币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建立主权国家信用担保基础上,离开了主权国家的信用担保,信用货币是无法确立的,更不用说成为交易结算、贮藏及投资的工具。现在,我们希望建立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是否有可能呢?有人会认为,不是有欧元为样板吗?不是有SDR吗?
但是,实际上,尽管欧元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其在欧洲经济中的作用也明显,但是欧元的结果如何仍然是相当不确定的,如果欧元各国出现政治上的利益冲突,欧元功能与作用立即会弱化。近几个月来,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向欧洲蔓延,欧元弱化表象开始在显示出来。这也就是近几个月欧元快速贬值的原因所在。不过,欧元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建立在长期的政治协商基础上的。
我们现在再回到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设想上。对于这种货币的设想,由于它是与国家主权相脱钩的,或是没有国家主权为信用担保的,因此,这种国际储备货币一定是世界各国政治协商的结果。可以说,即使这种政治协商可以进行,但是由于当前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十分巨大,各国在这种政治协商中的利益诉求是相差很远的。因此,在这种政治协商中要达到各国认可的一致意见是不容易的。即使能够达到这种一致意见,其成本也是十分昂贵的。
还有,不仅建立这样一种脱钩国家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要通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即使可以通过政治协商能够建立起这种国际储备货币,同样要面临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来管理运作这种货币的问题。
再就是,作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它要行使计价、结算、贮藏及投资的功能,那么它的定价如何来进行。是否可能用上世纪40年代凯恩斯就曾提出采用30种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定价基础建立国际货币单位“Bancor”。但实际上,这设想是好,要实施起来同样是不容易。因为,选择代表性篮子里的商品,各国生产出来的这样商品所内含的要素价格是会相差很远的。在这种情况下,以代表性的商品作为定价基础建立起来的国际储备货币也就无法准确地反映各国货币的比值关系。
美元独步天下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之后,人类发生的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不下数十起,无不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到今天已经36年了,但人类至今还没有创造出一个真正具有长期内在稳定性的国际货币体系以避免国际金融秩序的动荡。而周小川行长提出以IMF的特别提款权为基础,将之改造成超越主权的储备货币的设想,无疑是人类进行这种努力的一部分。因此,在第二次全球金融峰会召开之际,周小川行长重提特别提款权,提出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我相信这种努力肯定会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 然而,就目前国际金融秩序的现状而言,这种努力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IMF从成立以来,一直是美元霸权的最好诠释者。其次,IMF在不改造的情况下,根本难以取得对全球货币供给的控制权。第三,IMF根本无法对全球流动性的供应进行配置,使之既不至于过量,也不至于过少。第四,IMF无法合理配置全球货币供给。这四个致命的缺陷,决定了特别提款权从1969年创立以来就一直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因为美元的流动性一直处于爆炸的状态,特别提款权根本没有发挥国际储备的机会,其在储备资产方面的意义非常有限,直到2002年,其在IMF会员的非黄金储备中所占比例不足1.25%。 因此,就中国的金融外交而言,首要的不是去主张创设什么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应如第一次金融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所倡导的,对IMF进行改造,增加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同时对美元的发行,通过国际机制加以限制。目前IMF的投票权主要掌握在美国、欧盟和日本手中,中国的份额甚至不如比利时与荷兰的总和,根本无法反映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与实力。可以说,彻底改造IMF,是将特别提款权改造成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必要前提。否则,所谓的超主权储备货币只是一个虚幻的、不可靠的空中楼阁,可能外表极为华丽,但毫无根基,一阵强风就可以将其摧毁,更不用说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了…
以上内容摘自互动百科的超主权货币条目(超主权货币_互动百科www.hudong.com/wiki/),它们比较清楚详细地阐明了当今人类对超主权货币体系的渴望与怀疑。网上相关同类信息非常多,此代表性地列举几例如下。
G20金融峰会召开在即,美元地位却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欧盟、俄罗斯等交替发声,呼吁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终结美元独霸的时代。
finance.sina.com.cn/focus/sovereignty/index.shtml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2010年5月11日 ... 然而欧元作为一种超主权货币,其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与区域内不同国家千差万别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政策的不统一性,形成了巨大的不匹配。 ...
view.news.qq.com/a/20100511/000033.htm - 网页快照
曹远征:国际货币体系需改革建立超主权货币困难-新闻频道-和讯网
2010年5月20日 ... 曹远征:国际货币体系需改革建立超主权货币困难-新闻频道-和讯网.
news.hexun.com/2010-05-20/123760096.html - 网页快照
2009年6月29日 ...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在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中正式提议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报告说,应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6/29/content_11619401.htm - 网页快照
2009年7月12日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7月5日在罗马表示,目前学术界正在讨论创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设想,但这不是中国政府的立场,美元目前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
www.ceweekly.cn/Html/magazine/2009712244805912.html - 网页快照
2009年3月31日 ...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资料图) 谢国忠表示美金作为国际货币并不是美国人逼别人做的,而是一种现实选择,建立一种超主权的储备货币是比较困难的。
news.eefoo.com/cjxw/jctj/200903/31-1307134.html - 网页快照
2009年6月21日 ... 在此次“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上,超主权货币成为热点话题。超主权货币已经成为世界金融改革的新兴市场集体诉求。四国走到一起是因为有共同的利益诉求, ...
mmm.zgjrw.com/News/2009621/Mmm/066634255300.html - 网页快照
2009年4月8日 ... 早在二战期间,就有学者提出过超主权货币的构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在1969年创设特别提款权(SDR),不过SDR离真正的国际货币仍相距甚远。 ...
cjsb.cnxianzai.com/pinglun/2009/0408/134166.html - 网页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