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突遭撕咬为什么


 疑薄熙来用人有问题

——四论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突遭撕咬为什么

司马南/

“一旦与警方对抗,全国警察共诛之”——这句蛮巴巴的强悍之语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据说,这就是那个文邹邹的学者型公安局长王立军语录。

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公安局长,在重庆这样耀眼的地方任职,说出这样的话来,岂止不可思议,简直是脑子少根弦,再加上搭错一根弦。若此言真是王立军原话,这个局长被人说成“是在为权力暴虐张目”,“对舆论产生条件反射般的抵抗”,不是没有道理;如若在王立军的脑子里,真的如此是非不分,公私不分,人们不仅要收回对他曾经有过的敬慕与赞赏,而且,还要怀疑薄熙来用人有问题,进而对重庆打黑斗争持怀疑态度。

《南方农村报》发难文章(以下简称“难章”)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仅如此,难章使用“直接引语的标点方法”,巧妙地裁入这段话,他们立志要读者相信,王立军就这么混蛋,重庆打黑斗争就这么荒唐。在所谓王立军的语录前后,难章采用南方报系渐成习惯的自我煽情、自我悲情,废话铺陈的手法,将王立军为首的的重庆警方描绘得满脸铁青杀气腾腾,单看那霸道的态势,搞点什么“公权力滥用”,搞点什么“跨省追捕”,甚至大开杀戒,草菅人命,都不奇怪。

我周围的有人看了网上围剿王立军的文字,果然对王立军反感起来。

被难章误导的人,已经先入为主,转变他们的观念,需要一点时间,还要拿出事实来。每天做《司马白话》直播的第一视频网络电视台的小同事问我:同样是一篇文字,为什么您就能看到与我们不一样的东西呢?

说来话长,笔者毕竟老江湖,半生经历,50年阅痕,大脑沟回复杂当然与年轻人不一样,当然不会轻易地上那些被我称之为“政治神棍”者的当。

古时为文,杀人不用刀者不乏其人,因之得名儿“刀笔吏”。这些以讼师幕僚为代表的文人,深谙法律,心达而险,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信笔由心,黑心钱主。今日操刀笔者未曾绝迹,市场大潮催生一批新的刀笔客。当然,他们未必出官任吏,却可继之卖文。那些脏兮兮的文字,卖与带血的GDP创造者,譬如黑心老板,勉强叫买卖;卖与海外敌我者仇我者,那就叫汉奸交易。卖文汉奸之最高境界,挪威国五议员及其幕后大国董事会,直接颁发“诺贝尔分裂奖”。

我告诉小同事,任何人讲话都有个前因后果,有个语言环境,有一个自然语言与书面语言,精心推敲过的语言与随即反应式的语言的区别。难章在引用王立军讲话的时候,断章取义,拼凑剪裁手法其实很拙劣,根本就是在栽赃。

王立军的讲话在网上不难找到,其原话上下文连起来是这样的:

我们本身的定位就是,和平时期最不能享受和平的人,寓意就是舍小家为国家,舍一人为大家。公安机关如果自己不维护民警的权益,只依靠社会舆论和怜悯过日子,这是一种悲哀。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警察,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警察,是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警察,执法权威绝不容挑衅,法律尊严绝不容亵渎

国外的黑恶组织和有组织犯罪,他们甚至和政府对抗,但从来不敢和警方对抗;一旦与警方对抗,造成警察被伤害,全国的警察都将诛之。

重庆警方也将如此,同仇敌忾,全力以赴。

大家看看王立军的原话,再看看难章对王立军的丑化有多么厉害。

我标出黑体字的这段话,就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王立军语录。这句话,分两层好意思,第一层:陈述国外的事实,“国外的黑恶组织和有组织犯罪,他们甚至和政府对抗,但从来不敢和警方对抗”;第二层:是王立军对上述事实的一个解读,王认为,之所以国外的黑社会组织不敢跟警方对抗,是因为“一旦与警方对抗,造成警察被伤害,全国的警察都将诛之。”

多么奇怪的事情,让我们有机会长眼。

可爱的西崽们,可爱的美国鹦鹉们,可爱的把美国的政治制度当成普世价值吆喝的理论家传媒家们,我个人非常钦佩你们的勇气和胆略,拜请你们回答一下:

——王立军讲话介绍国外黑社会的情况是不是事实?

——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个国外的已然事实,说成是王立军的动员令呢?

——难道美国警察也要听命于重庆公安局局长共产党员王立军的命令?

——王立军号召学习美国警察,按照你们的逻辑,你们应该支持才对呀?

——如果美国黑社会与警察有不对的地方,为什么不见你们反对呢?

——为什么偏偏王立军介绍了一句美国警察一般的做法,就引来你们的后背发凉牙齿发冷?

有奴性,可以理解;逻辑混乱,也可以理解。

但是,奴性前提下,故意把逻辑搅浑,专事捣乱,还假以《南方农村报》社论的名义,这不是拿报纸的信誉开玩笑吗?

这样的报纸社论,不知道总编辑是怎么当的。我老汉有心认识一下该报总编辑,不谈价值观,不谈政治,只谈新闻来源应该有出处,只谈引用别人的话必须要真实,只谈造谣也不要顷刻间就被人识破的效果。

不知有否读者认识该总编辑大人,或可径告大名,我拟前往,依礼而拜之。

喜欢恶意调侃“三个代表理论”的某些评论大人,自己也有一个代表:难章就很自信地代表包括黑社会成员在内的“所有人”讲话,牛逼大了去了。

“没有谁对人民警察有天然敌意,但对权力的警惕却是任何一个现代民主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元素。有力量可以让我们对权力保持怀疑,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社会对权力保有起码的制衡,绝不算过分的奢求。而这其中,比警察维权更为紧要、更加迫切的,恰恰是这本还脆弱的舆论监督。也正是这些被敌视、被防范的舆论,在维护包括警察在内的整体公民权益过程中,开始起到一些作用。

——你们怎么知道“没有谁对人民警察有天然敌意”?

——视警察为天敌的黑社会,对人民警察没有天然敌意吗?

——“对权力的警惕”什么时候等同于可以移花接木栽赃陷害警察局长?

——黑社会组织起来作为“制衡权力的力量”,也“绝不算过分的奢求”吗?

——贵报这样公然歪曲事实,围剿打黑英雄的所谓舆论,是否是“舆论监督脆弱”的一种原因呢?

20101122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