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并存


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

我国加入WTO之后,民营企业面对很多机遇:政府从2001年开始逐步取消几乎所有针对民间资本的投资禁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给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民营企业上市的门槛将真正降低;发展的、富有的民营企业照样可以享受到平等的贷款机会;民营企业有了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参与竞争的渠道;中国西部大开发也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拓展机遇。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中国民营企业目前多数从事小商、小贩、小作坊即“三小”的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行业;普遍存在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的“两低一弱”问题;好多民营企业最后垮掉,实质是产权问题。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治国在2001年11月底指出,中国加入WTO后,民营企业首先要解决好四大问题:

第一是要解决产权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民营企业在初创阶段产权不明确,因此带来许多问题,使企业行为受到阻碍。这是企业的一个痼疾,早晚要暴露,只是潜伏期长短的问题。
  第二是管理的问题。现在许多民营企业都是家庭式的。民营企业应尽快建立健全决策机制、经营机制、管理机制。
  第三是技术创新和资金问题。民营企业必定要上一些高科技的项目,资金问题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第四是人才问题。民营企业在各个管理层面都需要一些高度现代化的人才。

目前,民营企业要想抓住机遇,成功应对挑战,最迫切需要的是法律环境。多种所有制企业在同一市场中竞争,政府应当为其创造平等透明的法治环境,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私营企业的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消除私人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二、中医药行业:压力巨大,机遇空前
  加入WTO,对我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巨大挑战,当然机遇与挑战同存,对医药行业也一样。用三句话可以简单概括:加入WTO,给医药行业带来机遇,更带来挑战;加入WTO,给医药行业带来的冲击不可小视;加入WTO,总的来看对医药行业是利大于弊。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加快发展、迎接挑战是医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加入WTO,我们的民族医药业将同国外医药企业展开多领域、多范围的竞争,这种竞争无论是竞争方法、还是竞争手段,都将使我国医药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现代中医药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举足轻

重的作用,又被称为“永不衰落的产业”。我们的民族医药产业在自主开发的道路上历经了艰难险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加入WTO就意味着我国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将与国际跨国公司展开竞争。

作为中药的故乡,我国中药行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与人才优势,中药药源有12807种,有记载的验方达6万多种,中药保护品种达867个。在人才方面,国内有较为完备的中医药教育体系,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中医药大学及研究院所,每年培养上万名专业人才。但由于中药在现代化规范化方面的问题,我国中药行业的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因此,要充分利用目前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需求上升,以及加入WTO的机遇,加快中药基础研究,提高中药企业技术水平与品质控制,使中药在有效成分、药理、副作用、规范化等方面符合国际社会的标准,使中药作为药品真正进入国际主流社会。

已经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中草药市场表现出历史上创纪录的增长。我国是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最大消耗市场,跨国公司都把目光瞄准我国的天然药物市场,目前已有40多个品种的天然绿色药物在我国注册。加入WTO有利于中药的扩大出口,但国外制药公司仿制我国传统的中成药,将对我国的中药企业产生很大的冲击;由于疗效确切性、质量标准、重金属含量等方面存在问题,我国中药的一些传统市场目前正在被日本、韩国所取代,1998年、1999年中药进出口已连续两年出现了逆差。 加入WTO后,预计将有更多的天然药物和健康产品进入我国或出口国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这种竞争同时演变为对于传统地道中药材资源的竞争。

香港大企业家李嘉诚认为,21世纪是生命产业的世纪,而中药产业是其中最具发展空间的产业,他打算投入巨资进入中药产业,把中药推广到全世界。
  事实上,国外众多企业家都已关注到了这一趋势。近10年来,“中药热”在全球日渐兴起,世界市场已经向中成药制品打开了一条通道。美国现已开始着手中药复方与制剂的临床试验,德国则打算在现行医疗保险法中将中药列入传统疗法范畴,俄罗斯、瑞士等看好中药,东南亚许多国家更是早已将中药作为家庭必备药品。西方西药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出现分化,世界为中药这一天然药物走向全球提供了巨大机遇。
    但是,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中药走向世界的路还没有真正起步,它目前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还可以忽略不计。尽管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商品质量管理规范),但以国际平均水平来衡量,差距还很大,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这是制约我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

加入WTO将给中药出口带来机遇。现在中药出口一直增长缓慢,与国外对中药的不理解、排斥有关。加入WTO后,某些国家不能再以要求卫生部注册、提供外交部证明文书、出据GMP报告等非关税手段来阻挡我国中药进入该国市场。同时,有关部门也加强了对中药的宣传,重视中药质量的稳定,走科学化的道路。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是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中药企业传统的竞争优势之一。当前要采取措施尽快对中药材的采集、种植、贸易规则、交易方式、加工生产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化、集约化的中药材中间提取物加工企业(车间)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投入,领导世界天然药物新潮流。

针对当前现状,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大医药行业技术创新的力度,才能加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创新能力的缺乏是我国医药行业的致命伤,面对加入WTO后必须遵守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以及国外医药产品的竞争,我国中医药行业只有走自主开发与技术创新之路,培养核心竞争力。为提高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的是人才,21世纪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由于中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医药人才的重要性尤为明显,为留住并引进高素质人才,必须对国内目前的科研体制、企业运行与激励机制等进行改革,树立知识产权的理念,在技术入股、期权激励等方面进行创新,为人才创造不亚于国外科研机构的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