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曾预言,人类社会已进入“裂变经济时代”。记得,当时有人对我的这一预言感到不解,说我有把核物理学原理生搬硬套给经济学的嫌疑。现在,十年过去了,世界经济怎么样了?可毫不夸张地说,正在按我的预言走或者说已经走上“裂变经济”的轨道。大家知道,要想产生核裂变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一种能量过剩的物质,如铀235就是能量过剩的物质(放射性);一是有核外物质微粒的不断“轰击”。中国、欧盟无疑已经是经济能量过剩的载体,而不断增发的美圆对于像中国、欧盟这些具有核心地位的经济体来说,又无疑具有能够用于不断轰击的“核外物质微粒”的性质。诚然,中欧不是东盟,用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是“轰击”不了的,因为其能量相对较小,但美国如果借美圆,那情况就不同了。
一·何谓裂变、核经济裂变、世界经济大裂变
诚然,裂变是核物理学的一个范畴,而经济裂变无疑是在套用了“核裂变”而衍生出来的一个经济学范畴。诚然,不是想“套用”就能套用,如果两者没有共性特征或者说没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是谁想“套”就成的。那么,什么是物理学意义上的“裂变”或“核裂变”?简单地说就是,当原子核受到了来自核外的、强大的、物质微粒的“轰击”时,被“轰击”的原子核会发生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的一种链式反应现象。诚然,原子核要想实现上述链式反应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核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原子的核裂变在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具备下述两个条件:
(1)它必须得是一种能量过剩的物质,比如铀235——所谓放射性物质其实就是一种能量过剩的物质,否则就谈不到“放射性”,表现为原子的内在结构极不稳定。毫无疑问,原子的内在结构之所以极不稳定,是由于其能量过剩造成的。
(2)必须得有来自核外的、强大的、物质微粒的“轰击”或“连续轰击”,因为如果没有来自核外的、强大的、物质微粒的“轰击”或“连续轰击”,就算它是一种能量极其过剩的物质也不会发生核裂变,而会选择自然释放其能量的方式。
毫无疑问,裂变不仅发生于原子核,生物细胞也会发生核裂变,而在生物界,生物的增殖,就是通过细胞的裂变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核裂变”非一般意义上的原子核的专利。如此,我们当然可以把核裂变理解为事物的一种运动模式了。
那么,什么是经济裂变?简单地说,就是当一个具有核心地位的经济体的经济能量相对过剩时,如果突然受到了强大的、核外经济能量物质的“轰击”或“连续轰击”的话,就会发生像原子核一样的核裂变运动,比如前苏联的“解体”和前东欧的“剧变”。诚然,我们还不能把东南亚金融危机理解为经济裂变,虽然从运动状态、趋势上看他们是有相似性的。
那么,什么是世界经济大裂变?诚然,它已不再指某一独立的国家,它无疑是具有区域性、世界性的经济裂变现象。
二·凭什么说世界经济有发生“裂变”的可能?
要想了解世界经济为什么有发生“裂变”的可能,需要首先把世界经济看成一个具有核心地位与意义的有机整体。而事实上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早就形成了。但是,不能不说,“地球人”还没有实施世界经济裂变的能力。
有句话不知在读的读者是否听说过,那就是“宇宙是一个大原子,原子是一个小宇宙”。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因为笔者想告诉读者有一个以下事实的存在——我们所了解和认识的这个人类学意义上的世界其实也是一个具有物理学意义上的原子——不妨把它理解为是一定层次与意义上的“经济原子”或“政治原子”。当然,如果把它理解为“政治经济原子”也可以。这是因为,“经济”与“政治”本来就不可分割。正由于如此,所以有人把其研究之学,称为“政治经济学”。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我们把世界经济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把它看作是一个具有核心地位与意义上的“经济原子”或“政治原子”的话,那它就不会有被“裂变”或被“大裂变”的可能了,因为正如笔者在上述所讲,一个“核物体”要想发生“裂变”或“大裂变”需要有“核外物质”的“突然介入”或“轰击”,而且还必须得是“连续轰击”才成。而事实上是,已经成为“一体化”的“地球经济”或“地球政治”要想发生“经济裂变”或“政治裂变”,是缺乏“核外物质”的“轰击”或“连续轰击”这个条件。大家知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外星人”的存在,也就不要说有“外星经济”或“外星经济体”的问题了。如果没有“外星人”或“外星经济体”的存在,谁又来充当“轰击”或“连续轰击”具有核心地位与意义的“地球经济原子核”或“地球政治原子核”的“核外物质”?没有外物的“轰击”或“连续轰击”也就自然发生不了所谓的“裂变”或“大裂变”了。笔者以为,如果有上述认识或理解,那是不懂裂变经济学原理的表现。
谁说中国、美国、欧盟等不是具有核心地位与意义的经济体?谁说如果有外在经济事物、物质的突然“轰击”或“连续轰击”下上述某一经济体不会发生“经济裂变”或“政治裂变”?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什么又是“核外经济物质”?
三·凭什么说美圆可视为“核外经济物质”?
笔者以为,能够“轰击”或“连续轰击”中国、欧盟等具有核心地位的经济体的“核外经济物质”不是别的,正是不断超发的美圆者也。或许有人会说,美圆仅仅是一种货币,而笔者怎么能把不是物质的美圆当作“经济物质”来对待?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当作物质的。其实,不然。大家知道,人们是可以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来购买包括其他货币在内的任何一种商品的,而谁能说大宗商品如各种资源、能源等不是经济物质?
看过笔者《裂变经济学》一书中的《经济事物的原子结构》一文的人应该知道,在“经济原子”中,货币是具有“经济介子”性质与意义的东西啊!何谓经济介子?难道不是一种能够介于不同经济物质之间、之中的东西?而科学家在实施“人工核裂变”的时候无疑需要借助基本粒子中的“介子”,而不断超发的美圆,无疑是具有“经济介子”或“经济质子”的性质与意义也。大家知道,东南亚金融危机之所以会爆发,就是由于索罗斯利用了他的“量子基金”不断地对印尼、菲律宾、泰国的金融市场进行“轰击”。请问,“量子基金”是一种什么东西?当然具有“经济介子”或“经济质子”性质。
诚然,要想对某一经济体实施“经济裂变”是需要不断地进行“轰击”的,而事实上是,美国人超发货币此番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谁也不能保证,美国这个惟恐天下不乱的经济人不再次超发美圆?于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那就是美国人大量地超发美圆为什么能够引起中欧等世界经济体发生“经济裂变”。是啊,为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因为美圆不是别的,而是一种具有“经济介子”性质与意义的“经济能量物质”。而且,对于中欧经济体来说,属于“核外经济物质”。
上述之一切的一切,难道是笔者编造出来欺骗广大读者吗?如果没有“惊人相似”之处,就是把天说下来有人信吗?
四·须警惕中欧经济被美圆人工核裂变
我的《裂变经济学》一书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十多个年头,现在已经到了该让它大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千万不要以为作为一种物质的运动状态,裂变或核裂变只存在于自然界中,只存在于自然界的原子核、细胞核,而具有核心经济地位的经济体不仅有被人实施裂变的可能,也有被人实施裂变的必然性。如果我们还不能把前苏联的“解体”、前东欧的“剧变”和前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视同“政治裂变”或“经济裂变”的话,那谁也不能否认中欧经济就没有被实施裂变的可能。
而笔者之所以要在这里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无疑就是为了避免或防止中欧经济被人家给实施了核裂变。当然,一定是有条件的。事实上是,对于现在的中国和欧盟来说,上述两个条件无疑已经具备(经济能量过剩的经济体,有外在经济能量的不断介入)。而事实上是,此番美国新增的这6000亿美圆,不仅把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给挑了上去,而且业已把中国经济和欧盟的经济给搞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的了。美圆如果没有“核外物质介入”的性质,中欧经济何以如此之动荡?
可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又是,美国人绝不会把增发美圆的步伐或者说美国人不会把用美圆作为“经济炮弹”来“轰击”中欧等具有核心地位的经济体的频率给降低下来。在读的读者,您千万不要以为美国人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增发货币的,而早在十多年前,索罗斯就已经给他的基金取名为“量子”了。这难道是偶然?不,美国人是早就知道其后果的。
如果我们不能够加以防范的话,可以肯定,具有世界性的经济裂变即“世界经济大裂变”将会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一个步骤。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欧盟很有可能是第一个被美国人实施核裂变的经济体,原因是欧盟27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认识到,作为本来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的美国,会对另外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的欧盟实施经济裂变。
诚然,这也不是说我们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就没有被美国人实施经济裂变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怎么办?笔者以为,防止被美国人实施经济裂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就是能够找到与美圆的性质或性别一样的“炮弹”来“排斥”不断增发的美圆!那么,什么又是与美圆的性质一样的“炮弹”?如何才能生产或制造出与美圆的性质一样的“炮弹”出来呢?
且看下回分解。
警惕中欧经济被美圆“人工核裂变”
评论
编辑推荐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