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佛,有真的见到佛,有魔变现的佛。从什么地方辨别?从你自己心里辨别。心里辨别也有程度上的差别,自己心真正到清净、一切不染著,会见到,会见到真佛。见到真佛也不必生欢喜心,一生欢喜心,那个佛就是魔,他把你的心破坏了,你的心不清净。像我们念佛人,我们的目标是‘一心不乱’,他把你一心破坏了,你心乱掉了,一高兴欢喜告诉人:‘我今天见到佛,佛怎样怎样’,你是见到魔,不是见到佛。
世尊在《楞严经》跟我们讲:‘见到佛的境界也不要理会它,就是好境界;如果一著相,一生欢喜,这个境界就是魔境界。’所以是佛是魔不在外面,是自己的心,自己心见到了还是跟没有见到一样,依旧是清净平等觉,没有受外面环境干扰,这是佛境界。佛这个话说得好!纵然见到魔,见到妖魔鬼怪、青面獠牙,你心里还是如如不动,若无其事,那个青面獠牙也是佛。只要让你起欢喜心或者起怨恨心,这都是魔,你的烦恼被他勾起来了,那个境界是魔境界;不生烦恼,心地清净平等,什么境界都是佛境界。这是佛在楞严会上教我们如何辨别佛跟魔的一个原则。
不管是发出菩提心也好,或者是突破多少个忏也好,或者有什么好境界也好,如果觉察到自己的心随之波动了,一定要不去理会,就当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平静地闷头修!所谓发心,开悟,见佛,转心,都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有造作的发心转心,有初生起发心转心,更有大乘的发心转心,都以真实升起的发心转心为究竟。
我们是要修回到自性,我们的本性具足一切。之后不执着神通了,改为寻思我啥时候能入定能开悟有智慧啊?净空法师说:“欲速则不达”。你求得禅定的心切,这就是魔障。佛法的修学一切都顺其自然,它自己成就,这是正确的。有心想成就,这个心是妄想,这个妄想跟魔相应,魔就来了。只要你有欲望,“我想成佛、我想得定、我想什么”,魔都来了。所以佛菩萨没有念头,任何境界里面,就是广度众生,他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所以魔对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他没有念头。你有念,魔就有办法来整你。你念头没有了,我们今天做不到,到这个境界就是完全用真性,你是法身菩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