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邓小平“从未把自己看得很高”


有感于邓小平“从未把自己看得很高”

  

  “每次来到深圳,我都能体会到深圳人对邓小平的深厚感情和对改革开放的深刻理解。”2010年8月22日,前来深圳参加“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展览”揭幕仪式的邓小平长女邓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对于国家领导人,大部分人觉得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邓林则表示,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邓小平也喜欢孩子们,他从未把自己看得很高,只是觉得自己要为老百姓做些事。“我从来没有觉得父亲走上过神坛,因此就没有走下来的必要。他在他的位置上干了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好,如果你在你的位置上干了该干的事情,而且做得很好,就和邓小平一样。”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06周年和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深圳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建设的经济特区,深圳人民对小平同志怀有深厚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在这一特殊时刻,纪念邓小平,缅怀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和深圳特区建设的丰功伟绩,感悟深圳经济特区从“杀出一条血路”到“闯出一条新路”的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深圳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仔细品读邓小平“从未把自己看得很高”,更加令人敬佩不已。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无论是做官还是为人,一直都比较低调,即便是到基层视察,也很少讲话、很少开口,而且多数情况下不用讲话稿。邓小平女儿邓榕透露,小平视察向来不讲话,所以小平当年视察深圳那天大家都没有准备纸笔或录音机记录。小平在国贸大厦讲话时完全没有准备。“我问餐厅服务员,你们有纸吗?他们说没有。后来我就在餐巾纸上面记下了当时的谈话内容。这是小平第一次破例讲话。”

  不仅如此,邓小平的生活也很平凡。地安门内大街的一条胡同里,藏着一栋安静的庭院。铁锈斑驳的大门,两名神色轻松的哨兵,青灰色的小楼和它的主人一样低调随和。从1977年返京到1997年逝世,邓小平一直居住在这里。邓小平进入中央工作后,对妻子卓琳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不要到外面工作,言行要谨慎。”邓小平对子女们要求很严格。以往每次重大政治运动来临之前,他都要将子女们召集在一起,要求每个人自珍自重,出了问题他谁也不保。他的子女们都在社会上各有工作,回到家里总要对外面的所见所闻发表看法,进行评说。有褒有贬,有时也有牢骚。对于子女们的议论,邓小平总是静静地倾听,有时笑一笑,从不发表意见。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中国现代化建设就此展开。在政坛“三起三落”的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二代党内领袖。面对政治地位擢升可能带给子女的影响,“文革”时与家人相濡以沫、对待子女非常民主的邓小平严肃地把全家召集起来谈话,中心议题是要家人“夹着尾巴做人”。邓小平、卓琳一家对身边工作人员都很好,但是也要求严格,从不允许身边人代收礼物。

  邓小平“从未把自己看得很高”,但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得很重,并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退休后邓小平仍然非常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改革开放的前途。1992年视察中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一些重大问题。以这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个人是否伟大不在于他把自己看得有多大,而在于信服他的人数有多少。——[美]W·威尔逊,1912年10月3日的演说。邓小平就是这样的一位伟人。他尽管“从未把自己看得很高”,但他在人民心目中却永远是那么高大、那么伟大,是他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迈上了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是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限福祉。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上,邓小平功不可没。1980年,在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中央、国务院经过认真考察,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标志性事件。没有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的今天,就没有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平同志的思想和功绩将永载史册。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为小平展览揭幕前的一席话,表达出深圳人共同的心声———感谢小平!30年来,可以告慰小平同志的是,他生前始终关注和牵挂的深圳,不负期望,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

  邓小平堪称伟人,但是正因为他“从未把自己看得很高”,只是觉得自己要为老百姓做些事,他在他的位置上干了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好,因此他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小平你好!”是全国人民对小平同志高贵品质和崇高人格的高度赞誉。然而,有些官员却不能很好地看待自己,不但自己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而且疏于对家人及身边人的管理,不但在蝇头小利上任由亲属子女胡作非为,而且在重大问题上袒护纵容亲属子女。有的虽然自己尚能自律自警,却经不住亲属子女枕边风、撒娇风的吹拂,这里说个情,那里打招呼,为子女“发财致富”提供帮助;有的自己贪婪成性,贪污受贿,渎职犯罪,以致亲属子女学而跟之,步其后尘……不但败坏党风政风,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而要心中时刻装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刻注意从政治高度想问题、看问题、办事情,不为一己私利和儿女情长所缠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取得威信,从而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牢固的凝聚力。

  (倪洋军)

相关新闻:

  邓林回忆父亲往事:“不抓住机会,我们对不起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