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私募资讯导读及早盘视点(11.16)
■ 私募资讯
中国三季度GDP规模再次超过日本
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的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成美元为1.415万亿美元。中国由此连续第二个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点评:日本内阁府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3.9%,达到1.372万亿美元,这是日本GDP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增长,而且好于预期。不过,日本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还是不及中国。
媒体称四大行未暂停房地产开发贷款
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新闻处相关人士15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并未暂停开发贷。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已明显收紧。
点评:目前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确实已明显收紧。某银行人士指出,虽然银行并未公开停止对开发商贷款,但是实际情况和停贷并无太大差别。银行信贷审批部门“火眼金睛”,只要是开发贷,一般都会压下来。
多部委酝酿应对高物价 专家建议行政管制
在10月份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创出4.4%的新高之后,通胀成为宏观调控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记者日前了解到,包括发改委、工信部等在内的几大部委纷纷酝酿出台物价调控措施。而有关专家建议,发改委应当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管制价格。
点评:权威人士15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近期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已引起高度关注,有关方面最近将出台政策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
基金发行数稳超去年 年内还可输血600亿元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来已成立新基金113只,离去年全年成立新基金121只的水平只有一步之遥。同时,目前正在发行的新基金共有27只,本周还有4只新基金即将发行。这些“准基金”们最晚的募集结束时间在12月17日,这也意味着大部分基金有望在年内成立,因此今年成立的新基金数量超过去年是大概率事件。
点评:临近年底,新基金发行再度升温,全年成立数超过去年几成定局。
10月份沪储蓄存款减968亿 央行称与股市有关
今日央行上海总部公布10月份信贷运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存款环比大幅减少,其中全市人民币储蓄存款减少968.9亿元,同比多减599.4亿元,央行上海总部表示,储蓄存款大量分流主要与近期股市交易活跃和通胀预期等因素有关。
点评:近月来,中国股市持续上涨,在上周五暴跌前,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到37%。深成指涨幅55%,与此同时,从9月下旬开始资金呈现加速的态势流入中国股市,有分析认为股市走强吸纳了大量中小投资者资金。
央行官员称超发货币43万亿引发通胀说法无依据
针对目前热议的央行超发货币引发通胀的说法,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指出,“以M2减去GDP,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超发货币接近43万亿元。”这种说法没有理论、现实依据。他建议,下一阶段我国应尽快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
点评:2009年M2/GDP大幅上升是一个特殊现象,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情况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果,并不能因此得出我国的M2/GDP还会进一步攀升的结论。
高速公路酝酿延长收费期限 中金称该板块有机会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第十七次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研讨会上,交通部公路局路网管理处处长吴春耕在会议上提出,目前交通部正在着力推动《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修订,将进一步完善收费公路发展政策,建立更加完善的收费公路收费年限和收费标准调整机制。
点评:对此中金公司昨日(11月15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收费公路行业行政限制全面放松,将打开行业长期成长空间,提升行业投资价值。
发改委6大举措促新兴产业发展 15子行业具投资机会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孟宪棠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着重从制定“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指导目录、加大财税和金融政策等六大方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点评: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中行配股获高认购 177.05亿股将于18日上市
中国银行11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A股配股发行的177.05亿股A股将于11月18日上市,均为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
点评:分析人士表示,本次配股完成后,中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预计在配股完成后两到三年之内都不会进行股份融资。截至今年三季度,中行核心资本充足率9.35%,比上年末提高0.28个百分点。
冬季气荒担忧再起 业内认为冲击不会超去年
近期北方大面积降温,寒冬渐露峥嵘,业内对今冬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担忧也再度泛起。但对会否再度发生大面积“气荒”,各方却说法不一。多位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各方很早就开始采取保供准备,天然气产量也显著上升,因此对“气荒”的应对能力有所提升,天然气供应形势应该不会比去年更糟糕。
点评:中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在近日一次行业论坛上表示,今年年底中国局部地区肯定还要气荒,基本无法避免。
道指收高0.1% 纳指下跌0.2%
美东时间11月15日16:00(北京时间11月16日05: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9.39点,收于11,201.97点,涨幅0.0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4.39点,收于2,513.82点,跌幅0.1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46点,收于1,197.75点,跌幅0.12%。
点评:随着国债价格大幅下跌,周一美国股市收盘涨跌不一。美国10月零售业销售收入增幅超出预期的消息,曾推动美股在大多数交易时间内攀升。
爱尔兰或被迫接受欧盟援助
北京时间周一晚间消息 经济学家表示,都柏林并不需要欧洲的现金,至少目前不需要,但爱尔兰政府正面临越来越强的压力要求它接受援助,因为人们对爱尔兰银行业越来越感到担忧,并担心债务危机或将蔓延。
点评:爱尔兰10年期政府国债利率在上周最高达到8.9%,目前为8.15%,与上周五的水平基本相同。
■ 早盘视点
我们上周分析提示,市场热议的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池子论”并非是指股市,而应该是一个包括多种准备金率、加大加息频率、持续发行大额央票、对外汇热进出针对性管制、增大明年国债发行规模等若干措施下的“一揽子”,目前这个由货币政策组合拳形成的“池子”已经被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公开证实。尽管第二次加息还没进行,但上周三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上升了 15 个基点、三个月央票利率上升了4个基点,意味着第二次加息已经进入“论天数”的状态,目前已经可以确认进入了加息周期。虽然短期行情在市场的“流动性幻觉”影响下,利用我们上周分析提示的2930点支撑仍能“扯上一段时间”,类似于周一盘中间隙性拉涨停的个股行情仍会屡见不鲜,但在“较低增长+较高通胀+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行情整体趋势向弱是个大趋势。操作上,短线策略:行情能守住2930点则个股行情继续活跃,继续存在买跌杀涨的交易性机会,破2900点则需恪守止损原则。中期策略:在行情尚未震荡落定,基本面形势错综复杂,绝大多数股票估值严重高居的态势下,继续谨慎观望,在行情调整较为充分之后再来挖掘“年报的故事”。
■ 私募调研
私募人士透露,恒生电子(600570)近期攻势凌厉,来自广州某私募高级研究员对沪浙私募研究中心表示,公司1-9月大金融业务订单充沛,较之中期,收入逐季向好。一方面传统软件收入在下半年迎来确认高峰期;另一方面,竣工率在第三季度得到较好的提升。“中长期我们是比较看好该票的未来发展潜力,应该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私募人士透露,一直潜伏在宁沪高速(600377)做波段的深圳某私募对沪浙私募研究中心表示,“我们之所以选择该票,主要还是从安全边际上考虑,来来回回的波段操作对我们的净值贡献也很大。”据了解,中金公司也认为收费公路行业收费标准的上调,对行业成长性和估值水平正在迎来重估的机会。
大户人士透露,来自广州国信证券某营业部大户庞先生对沪浙私募研究中心表示,“我们比较看好广聚能源(000096),上升空间已经打开,昨天我们也对这票进行了战略性的补仓。”深圳某技术派私募也比较认同,“单从技术层面上看,走势非常的完美,就看后市主力如何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