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通货膨胀的根源在哪里?


  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有些专家用一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论证其合理性,甚至提出将来就是物价高、钱价高、人价高的三高时代,物价涨到15%也无妨。个人认为,这些专家的判断严重脱离中国的实际,看不到中国处在体制转型期通胀问题的特质。

  以我之见,当前通货膨胀表面上是货币现象,但本质上与转轨阶段政府体制改革滞后有关,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应加快政府体制改革步伐:

  1、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政府行政主导,政府行政主导型经济的发展追求看得见的招商引资政绩,一是GDP速度,二是经营规模。用货币投资搞大型工程、开大型会议、建大楼大路、组大企业大公司、催GDP大增。但是,大增长需要大量货币投资,政府本身是货币超发需求的主体。正如前中央银行负责人而言:”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的“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目标,最终却是以增长27.7%表现出来的,高出10个百分点。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完全接受目前央行实行的超高的货币供给是“理所应当”、是“合理”的。 “过去那么多年出现货币超发的情况,存在央行调控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央行自身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调控技术逐渐成熟的。另一方面,我国 的央行操作独立性还有待与提高。”不够独立的央行货币发型是否被依附于政府行政主导的经济发展决策需要?[1]

  2、国有金融体制转型滞后的银行系统,存在着用行政力量人为压低的存款利率的倾向。扣除通胀后,民众的实际存款利率为负。但是在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的情况下,普通家庭只能选择通过储蓄来支持子女的教育、保障医疗以及未来退休后的生活。与普通居民受到的财产损失相对应的,却是国有金融使政府对货币超发的意愿有通过银行的优惠贷款低成本实现的可能,“由于许多国有企业与合作银行有着长期关系,双方对于各自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着深入了解,互相也都充分信任;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信贷评估体系尚不够成熟,银行很难审查私营企业的信用水平,而贷款给国有企业则无需担心信用问题,因为这通常意味着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做担保”。 根据菲力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研究部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于2009年发布的联合研究报告显示,国有企业对中国GDP的贡献约占25%,所获得的贷款则占总贷款量的约65%。[2]国有银行很大程度依靠利差赚取利润,较少考虑科技研发和创业创新型小企业贷款,缺乏支持原始型创新企业的金融创新、人力资本信用、提高专业技能和改善服务的必要水平。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当国有银行对实体产业创业支持不够关注的同时,国有企业的宽松货币又可能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来源之一。正如上海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郑辉指出:许多房地产开发商都是国有企业。他们的融资成本非常低,甚至是零。这些低息贷款进一步刺激了他们对中国房地产的过度投资,最终引发了巨大的资产泡沫。

  3、非国有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创业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产业准入等激励制度在现实中遇到玻璃门和弹簧门的阻滞,直到现在仍没有根本性的起色。在以治理金融危机为名的兼并重组中,以政府行政力量干预的国企兼并民企风潮,由于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原则进行,非国有企业的经营负担加重、经营自由被限制、经营环境不安全。如钢铁、煤炭行业重组中对民营企业的行政性歧视,使民间资金对政府政策的信心受到动摇,从而倒逼许多民营资金从实体经济退出,即便民间资金充裕,也对投资实体产业充满疑虑,民营企业和民间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兴趣减弱,对虚拟经济,对金融衍生品的兴趣高过实实在在的创业,进入虚拟行业炒房炒地和炒股,或目标商品的投机炒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程度,为通货膨胀添柴加薪。我们不得不承认,政府行政主导型经济在此次的国进民退中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强化,使非国有制企业对政府信任减弱,政府行政型经济主导既出现了资金富裕国企的投机炒作行为,也促进民间富裕资金的投机炒作。如此消极的殊途同归,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害。所以目前许多物价的上涨不仅仅是货币增发的结果,而且也是货币投放过程中的平等竞争缺失而产生的信心丧失的投机炒作。

  4、政府行政主导型经济还强化了政府行政等级的组织架构对社会自组织系统发展的排斥,而社会自治组织不发展,使各种社会阶层之间的谈判协商机制无法建立,社会财富过多流向强势方,通货膨胀就可能引发劫贫济富的不良效果。如资本对劳动的强势: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工资福利被强势资本压制;官员对民众的强势:补偿不到位引发拆迁血案;城市对乡村的强势:社会保障居民强于农民;国企对民企的强势:新老36条落实遇到已经存在的权贵集团,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次分配都把资金导向与政府关系近的利益集团。我们可以一掷千金地开奥运、开世博、开亚运,就是不能解决农民工子女的留守问题和农民工的城市定居、就是不能解决拆迁补偿到位问题、就是不能解决富士康年轻工人的超时加班、就是不能解决为大城市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落后地区的生态补偿。是不能为,还是行政利益分割的不想为,不愿为?如此这般,基尼系数自然超过国际警戒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当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劫贫济富必然发生的物价上涨不可怕吗?

  5、政府行政主导的经济与政府行政等级的财政相辅相成,政府财政增长的速度超过GDP增长的速度,中央财政在税收权中占大头,而地方政府在事权与财权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或者热衷于土地财政,或者搞收费财政。一方面,中央各部门下拨财政时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纠葛在一起,加剧了财政应用的成本,这又使多少钱在自上而下流动过程中被浪费贪污;对就拿科研经费的行政配置权在中央机构的各个部门来说,科研人员申请课题重复繁琐,浪费了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时间精力,减少真正用于科研教学的时间,由于自主创新的科研保障的缺乏,可能使原始创新不顺,导致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不强,延缓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进度,从而导致进口高新技术的外贸依存度高,使外汇储备的效果无法积极体现,会使外部输入性通胀对我国物价上涨的影响加剧。

  [1] 谈佳隆  央行货币超发43万亿 经济学家称风险大中国经济周刊  2010年11月2日

  

  [2] 中国的利率制度:低成本贷款背后的高代价  沃顿知识在线201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