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产业面--磷肥产业扩张的必由之路


中国磷肥产业扩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七五""八五"期间,磷肥产业扩张是以国家巨额投资建设大型磷矿肥基地而展开的;第二阶段是"九五"期间,民营资本的先行者尝试进入磷肥行业;第三阶段是"十五""十一五"期间,民营资本大举进入,国内石油化工制造和贸易企业巨头以及国际化肥制造巨头强势进入,参与磷肥行业的产业整合和扩张。
中国磷肥产业扩张的三个阶段,体现了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的国家投入,为中国磷肥产业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在战略上完成了中国磷肥产业的基本布局。目前国内的几大磷肥制造企业,都是在那个时期国家投资的重点企业。第二阶段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民营资本的进入,为磷肥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磷肥产业的扩张由国家计划下的扩张过渡为市场导向性的扩张。因为民营资本的进入区域大多靠近市场,靠近消费者。这种新的扩张模式为中国农资流通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实践基础。第三阶段, "十一五"初期,中国磷肥产业的产能规模和产量都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从而实现了中国由磷肥进口大国向磷肥制造大国的跨越。正是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引领磷肥产业的扩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时的产业扩张不再是单纯的产能增长,而是追求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扩张,在产业扩张方式上也由原来的硬性投入为主,转变为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参股、兼并重组等资本运作的方式进行产业的整合为主。中国磷肥行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革新和进步,也为产业的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国磷肥产业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和扩张之路,是和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紧密相连的。中国磷肥产业二十多年来的产业扩张方式的变革,契合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磷肥产业发展历程的必然结果。企业扩张的动力源自于企业获得最终市场的竞争优势,磷肥产业扩张的方向又是由磷肥产业的特点所决定的,或是资源导向、或是市场导向、或是资本导向。企业依托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扩张,通过对诸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取得比较成本优势,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主动权。
在中国磷肥产业未来的扩张的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依托资金实力、资本市场和可复制的管理能力,打造从资源到制造到市场的完整的产品链条。通过打造分布于国内不同省区的多个产业链条,多个产业链条之间互相支撑互相呼应,从而形成产业面,打造出最具市场竞争实力的企业集团。产业面的形成,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同类产业链条在不同省区的分布,另一种就是具有协同效应的关联产业链条,氮肥,磷肥,钾肥之间的协同与交错。国外的经验也证明了产业面的扩张是最有生存实力和最有发展空间的。

二十多年来中国实现了由一个磷肥进口大国向磷肥制造大国的变革。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磷肥产业扩张的不断升级和磷肥行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也必将会实现由磷肥制造大国向磷肥出口大国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