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人口普查都查啥(多图)


    

    

    11月1日零时,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启动。这次人口普查被视为“国家和平时期的一项最大的社会动员活动”,将有超过600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调查这个十几亿人大国的人口状况。而我们的邻国俄罗斯也刚刚结束人口普查。
   10月25日,俄罗斯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结束,此次普查初步统计数据将在2011年4月份汇总,而最终数据要在2012年第四季度才能得出。此次全俄人口普查从10月14日在俄全境展开,历时12天,俄政府为此斥资170亿卢布(1美元约合31卢布)。全国共设46万个普查登记点,约50万名工作人员协助普查工作。此外,13万多名警务人员负责安保工作。此次普查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行的第二次人口普查。首次全俄人口普查是在2002年,根据那次的统计,俄罗斯人口总计1.47亿。俄国家统计局不久前估计,目前俄人口约为1.42亿。 

 
  

“每个人对俄罗斯都重要”

 

  “每个人对俄罗斯都重要”,是2010年俄罗斯人口普查的宣传口号。从9月份起,莫斯科市大街小巷就出现了许多写有这句口号的广告牌。全市几乎每幢居民住宅楼入口处都贴有人口普查宣传画,上面注有所在小区普查点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人口普查是一个国家获得居民结构、全国各地人口分布、社会经济状况、民族、教育和语言组成等信息的主要来源。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鲍·格雷兹洛夫表示,通过此次人口普查政府将对全俄的社会经济进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他认为,人口普查也是对金融、保险、就业、退休、卫生、教育等进行决策的基本前提条件,关系着每一个生活在俄罗斯的人。
  在世界范围内,多数国家都在以零结尾年份进行人口普查,且联合国希望世界各国能在2010年进行人口普查,进行精确、可信的统计,为联合国解决能源短缺、粮食危机、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等全球问题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支撑,这是俄罗斯选择今年进行人口普查的一个原因。此外,由于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立法进程的变化,俄罗斯也有必要进一步摸清家底、了解全国居民的社会信息,这对于全俄进行资源的科学、合理、有效配置,制定中长期国家社会发展纲要具有重要意义。
  
  

普查中没了“家”的概念

 

  2009年11月28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全国人口普查联邦法修正案”,俄政府随后公布了关于组织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第1074号决定。这一系列法案和决定的颁布使得俄此次人口普查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此次人口普查方法正式与国际接轨,使用“住户”取代“家庭”概念,并以住户作为人口普查的基本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户比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更能反映人们居住的社会经济状况。住户是指由共同生活、共同消费,并有着共同收支的一群人组成的社会经济单位,他们可以是亲属关系,也可以是非亲属关系;住户也可是一个人组成的社会经济单位;一个住户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家庭组成。这次人口普查中与国际实践中普遍运用住户调查“匹配”。这样,俄罗斯可以了解人口、劳动力、就业、收入来源、住房、文化教育、卫生、婚姻、子女、环保环境,通讯服务等多方面的情况和统计资料,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资料支持。

 

  被普查人可“隐名埋姓”

 

  据悉,此次人口普查针对不同人群设计问题,且非常简洁。国家统计局采取了多种体贴入微的便民措施,将人口普查表分两大类。第一类是针对俄罗斯国民的,在这类中有两组人口普查表,共有23个问题,包括住户状况、成员情况、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婚姻状况、国籍、民族、教育程度、懂几种语言、生活来源、就业与失业、工作地、迁移、子女情况、住房类别、住房条件、住房状况等。此外,根据一些学者的意见,还补充了环境保护和信息技术问题,如日用垃圾处理方式、家中是否有网络和手机等。第二类是针对外国人的,有7个问题。如果受访者不懂俄语,可以请翻译帮助。
  很多俄罗斯百姓担心,个人信息和资料会在人口普查中被泄露。为了解除民众这种顾虑,俄罗斯对人口普查资料的保密程度相当高,泄露或遗失人口普查资料的相关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俄罗斯居民个人信息保密法,人口普查中的信息被问询者可以决定是否回答。作为普查员必须依法普查,保证居民所提供信息的保密性。所有普查资料汇集和加工会由专门机构进行,数据全部在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独立的档案库保存,其使用也有严格限制。
  此外,普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普查表格上不用填写姓名和地址,而且有关民族属性等信息的收集按联邦个人信息法进行,视被问询人的意愿而进行。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联邦法,遗失、公布或篡改人口普查资料要追究法律责任。这一法律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口普查资料的安全和个人隐私的隐秘性。

 

  普查覆盖海陆空

 

  在这次全俄人口普查中,培训了一大批人口普查员,形成了一支60多万人的普查大军。在这次人口普查中,入户调查的普查员都是“统一装备”,他们都配有专用证件、统一的蓝色公文包、蓝色帽子和围巾。根据规定,被调查者只需回答问题,而填写工作则由普查员完成。在十多天的普查工作中,一名普查员可获取报酬5500卢布。在普查大军中不少是大学生,素质较高,他们往往能够很快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一般能在15分钟左右完成对一个人相关信息的普查工作。普查员不辞辛苦挨家挨户登门拜访,甚至还会拜访居留在露营场所、市集、码头、军营、别墅、船舶等地的一切人员,以确保这些人被统计在内。
  除了陆地外,俄罗斯太空人员也没有被疏漏。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在太空工作的宇航员进行了人口普查的国家。据俄罗斯媒体说,在上一次美国全国人口普查中,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成为“漏网之鱼”。虽然根据俄罗斯法律,亲人出差在外,包括“遨游太空”,可由亲属代替接受普查。但俄罗斯国家统计局认为,既然可以利用飞控中心与国际空间站联系,那么通过这种方式对宇航员进行人口普查是一个很好宣传俄罗斯航天科技的机遇和平台。在2002年俄罗斯对宇航员人口普查时,当时美国宇航局起先反对俄罗斯对空间站人员的普查问询,建议他们离开当时的“驻地”,回到俄罗斯领土的联盟号飞船上进行,但后来,双方通过谈判,俄罗斯如愿以偿。
  这一次,在莫斯科时间2010年10月18日18时零5分,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俄罗斯宇航员亚·卡列里、费·尤尔奇欣和奥·斯克里波奇卡通过飞行控制中心接受人口普查问询。普查员由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居民和健康卫生统计局局长伊·兹巴尔斯卡娅担任,这是她第二次亲自担纲向在太空工作的三名俄罗斯宇航员进行人口普查。
  其中,对第二次在太空接受人口普查的尤尔奇欣的问询由电视全程直播,其他二人则是在电话边线接受人口普查。他们回答了出生日期、出生地、国籍、民族、婚姻状况、教育情况、懂何种外语、就业、生活来源、迁移居住情况等问题,唯一没有被问询的是有关他们的“住房”问题。此外,人口普查表和填写须知是通过“进步М-07М”空间飞行器送达空间站的。回答问题后,宇航员填写了普查表格,然后在适当时候送回地球,存放于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博物馆。

 

   普查中有“注水”现象?

 

  在人口普查过程中,俄罗斯总统专门设宴款待了人口普查员阿纳斯塔西娅·费奥多罗娃。交谈中,梅德韦杰夫与妻子分享了自己在1989年担任普查员的工作经历。斯维特兰娜·梅德韦杰娃则对普查员每天的工作感到好奇。随后,梅德韦杰夫和妻子回答了问卷上有关出生地点、婚姻状况、民族、国籍等问题。
  而俄罗斯电视台还播放了一段俄总理普京和妻子柳德米拉一起接受人口普查的画面。这是普京夫妇两人为数不多的一次公开露面,使两人离婚的谣言不攻自破。录像中,普京和柳德米拉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处住所中回答人口普查员提问。现年58岁的普京一身休闲装,满脸轻松,和柳德米拉坐在浅棕色沙发上,面前摆放着矿泉水。普查员问及两人婚姻状况时,柳德米拉回答:“我是他妻子。”普京夫妇介绍,他们有两个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柳德米拉说,自己会讲德语、西班牙语和法语。普京告诉柳德米拉,她这样说有点“不谦虚”。柳德米拉回应:“这是真的。”
  尽管官方给予普查相当的重视,但有普查员曝出,其间出现不少普查员“杜撰”居民信息的状况。据法新社报道,一些参与普查的学生在网上讲述,普查员“杜撰”居民信息并不少见。一名化名尤利娅—阿尔玛的网友自称参与基斯洛沃茨克地区人口普查。她在俄罗斯统计局长亚历山大·苏里诺夫的博客上留言说:“仅在一个普查办公室,虚构的居民人数达到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