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公务员献血少,是“仇官”心态作怪


渲染公务员献血少,是“仇官”心态作怪

近日,全国多个城市闹起了“血荒”,媒体在引导国人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存在不够完善之处的同时,也把公务员和医务人员推向了风口浪尖上。媒体指责医务人员参与无偿献血少,是因为他们平时总是宣传献血对健康无害,甚至有益;而指责公务人员不积极参与义务献血,是指本该具有更高社会责任感的公务人员,不能以身作则,没有在无偿献血中起到表率作用。

10月29日,《腾讯网》弄了个“中国都是谁在献血”的专栏,算是将公务员在献血中的缺位推向了顶峰。该专题引用昆明市2006年无偿献血的数据,公务员无偿献血才178人、医务人员180人,而学生却有19645人,私企员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和农民工为32191人,所占比重分别是0.28%、0.29%、32%和53%。

我不知道记者缘何不去采集近期的数据?2006年的数据,和目前的实际情况应该差距相当大。此外,没有公布各种成分的总人数,也无法说明哪个阶层参与无偿献血的比例更高,这是统计学的常识问题。

2006年昆明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

人群
人数 占比
学生 19645人 32%
医务人员 180人 0.29%
工人 2496人 4%
军人 2477人 4%
私企职员(刚毕业大学生为主)和农民工 32191人 53%
公务员 178人 0.28%
其他 1696人 3%

       当然,仅就昆明市2006年的数据分析,我们完全可以肯定,该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宣传贯彻还很不到位,对无偿献血的引导工作做得应该是相当不好。

但笔者认为,昆明市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并不普遍,尤其是媒体过分渲染公务员不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多少就带有“仇官”心理了。

在专栏“中国都是谁在献血”下一篇题为《海南记者调查:机关单位无偿献血者少》的文章,更是毫无道理地指责公务员群体不积极参与献血。该文报道,海南省2008年度机采献血者不同职业比例为,包括各种打工者在内的自由职业者占55.1%,大学生占28.6%,公务员占11.46%,农民占3%,军人占2.37%。而记者的结论却是:海南省自1992年开展无偿献血17年来,无论是全血还是机采血,竟一直是“穷人”唱主角,本应更懂得献血救人常识的精英们却寥寥无几。

比献血总数,不比参与献血比例,这样的数据毫无意义,犹如“关公战秦琼”。公务员占无偿献血比例达到11.46%,应该是相当高了,因为公务员总数占适龄献血人员的比重不可能达到11.46%。记者让公务员和各种打工者在内的自由职业者比献血总量,实在是太无知了。

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为例,全市现有人口230,每年约有3万人次参与献血,剔除老人和18周岁以下的儿童,参与无偿献血的比例占无偿献血适龄人员的比例肯定不到3%。而据血站工作人员提供的数据,芜湖市的医务工作者,每年参与无偿献血的比例大约在5—6%;而公务人员每年有超过千人参与献血,约占公务人员总人数的6%以上,为全民参与无偿献血比例的两倍以上。

而在本人所在的单位,每年无偿献血更是十分踊跃,比例都在20%左右,没有任何补助,而且上午献血,只给下午休息;一些捐献血小板的,因为抽血时间较长,半天休息时间其实都没有享受到。

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不但坚持无偿献血,还多次捐献血小板,目前已累计献血7000毫升。2007年,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由于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分配不公导致“仇富”;小部分警察蛮横执法导致“仇警”,官员腐败现象严重导致“仇官”。因此,每次遇到涉及“富人”、“警察”、“官员”和社会公共事件有干系的话题,社会上总会出现一股宣泄的情绪,这其实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就此次“血荒”来说,媒体大肆渲染公务人员在无偿献血中的缺位,实际上是为了迎合当前社会的“仇官”心态,以赚取读者的眼球。

笔者以为,为了不让“血荒”再现,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已经迫在眉睫,血液采集部门的工作作风也必须转变。而公务人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也应该成为彰显公务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党政机关更有必要普遍营造出“无偿献血光荣”这么一个氛围。

 

我的相关文章
“凤凰烈女案”宣判,依然不明不白
急于火化“凤凰烈女”,当地政府意欲何为?
“凤凰烈女”难道是缩骨大师?
“凤凰烈女案”,毁坏的是政府诚信
“蓄意自伤”,这是人话吗?
问责“自焚案”,我为“双建国”鸣不平
逼百姓自焚,分明是土霸王作派
新闻链接:
海南记者调查:机关单位无偿献血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