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中国高速铁路建设 称其推动经济发展


本周,最高时速达380公里的沪杭高铁正式通车,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国外媒体认为,高速铁路建设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高铁缓解中国交通压力

美国媒体报道称,高速铁路的发展有助于缓解中国日益紧张的铁路线路使用情况。该媒体还提到了2012年将竣工的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并引述中国铁路部门的话说,中国正在进行时速超过500公里技术的研究。外国也正期待和中国合作。

巴西的环球电视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西亚电视台等不少西方媒体记者,在沪杭高铁开通当天亲自乘坐并进行了体验,他们还在车站发表了现场报道,认为沪杭高铁速度快,运行平稳,技术先进。

《印度时报》在报道沪杭高铁通车新闻时,也提到中国国内围绕建设高铁的争论。报道称,一方面有人认为高铁投资大,地方政府或许难以收回成本;但另一方面也有人坚持,高铁将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大型工程也有环境成本

菲律宾《马尼拉公报》则将沪杭高铁通车与三峡大坝达到最大库容联系在一起做解读。报道称:“大型工程不断取得成绩,标志着中国在经济繁荣同时更加自信和雄心勃勃。”

报道称,在从外国引进技术几十年之后,中国开始尽最大努力自力更生,这些旨在建立一个强大、现代的中国形象。但报道也认为,中国系列大型工程,付出的人和环境的成本也不少。

日本媒体报道称,中国之所以建设高铁,目的是希望以巨额的公共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美国媒体27日的一篇报道还将高铁联系到了中国的太空探索计划,称两者可以相提并论,都是为了提高民族自豪感。

也有不少外媒注意到,随着更多高铁的建设,中国民众也在抱怨高铁票价高的问题。有报道称,到2020年,中国预计将完成1.6万公里高速铁路网。不过,虽然高速铁路让旅行更快捷,但在花更多的钱买票的时候,很多人仍有点勉为其难,特别是短途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