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学习和研究这两家企业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而在过去很多年里,这两家企业在各自的领域都保持绝对的领先甚至说垄断,而又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各自向对方的领域渗透,对抗和融合。之所以把这二者之争放到移动互联网十大战争之首,是因为芯乃核心之意,没有一颗强大的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终端部分就无法承载五花八门的业务,就无法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接入网络的可能,因此他们二者的战争必将成为未来10年移动互联网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够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之争。
尽管说二者渗透已有多年,但直接对话却来的很晚,首当其中的是2年前上网本和智能本的争夺,而这个过程中,高通的智能本显然落败了。之后双方回归理性,高通继续在智能手机领域打拼,而英特尔则继续在上网本附近动作。这种局面直到苹果IPAD的出现带来了新的转机,IPAD给了4-11寸之间的终端新的定义,同样也挑起了高通和英特尔新的战争。而在战争没有输赢之前,苹果选择的是观望和自给自足,但最终的结果是,苹果必将从这二者中选择一家,谁将胜出,也预示这移动互联网芯片之争谁将成为领先者。
显而易见,高通的优势目前还无法扭转,这在其Snapdragon过去一年多时间的表现可见一斑,不过再向更大尺寸的终端领域,高通还需进一步提升其芯片的综合能力。
但领先可能是暂时的,3G的差强人意让很多人梦想着更高的速度,更强大的移动互联网,因此战争提前来临了。以LTE为基础技术代表的新一代移动宽带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续给人们期待。而这种期待也给英特尔看到了希望。2010年的许多收购让英特尔弥补了许多技术上的不足,也进一步拉近了和高通在移动互联网终端芯片组方面的差距。
收购英飞凌相关芯片业务也许是英特尔近几年收购最值得说的一件事。在过去几年,高通在未来无线技术方面的几次收购显然要比英特尔高明的多,比如收购flarion和airgo。事实上,过去几年,这两家公司的收购都是相互渗透,互补型的并购。比如高通也收购了AMD的移动业务,补强了诸如图形处理方面的缺陷。而英特尔的一些收购也很有前瞻性,比如收购迈克菲,提前布局移动安全是很重的。未来几年,收购很可能集中在一些关键应用领域,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应用才是未来的核心。
经过几次收购,英特尔和高通都具备了移动互联网新型终端的关键技术,强大的应用处理能力,多种无线接入技术LSI能力,强大的图形和音视频处理能力等等,所需要的就是把移动互联网终端所需要的各种模块集成在一起,最关键的一点还要省电,形成强大的适合移动互联网不同终端使用的芯片组。事实上,这些对这两家公司而言都不难。当然,目前落后的还是英特尔。
最终的较量集中在对产业链的把控上,说服谁来用才是关键。过去很多年,PC这条线是英特尔忠实的伙伴,而手机这条线是高通的忠实伙伴,现在这两个领域为了各自的发展两者都会选择,尤其是面对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全新的机会时,大家是乐意重新洗牌的。当然,对英特尔而言,想要真正进入智能手机领域还是比较难的。而高通进入以平板电脑为新标杆的领域则相对容易。但未来移动互联网领域并不仅仅是这两个领域。
嵌入式设备成了未来发展的关键,汽车电子、电子广告牌、各种导航设备、各种新型家庭终端、互联网电视都将是全新的领域,也是考验二者产业链把控能力的关键,对于高通和英特尔而言,这些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也许之前的各种方法都不适用,需要的就是变革和适应。
我们期待二者的竞争,我们更期待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想写这个系列话题有好长时间了,闲暇时就想写,但一直没有动手,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一点都不想写东西,也许是围脖织的太多了,不会写或者不想写长篇文字了,用我自己的话说,过去写了很多废话,因此这个系列每篇不超过1500字,因为我知道,大家都懂的,我只是提将这个话题来,供大家把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