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新品三连发 不及电影噱头大(图)


国庆长假,懒在梅家坞。游云溪竹径,闻漫山桂香。

10月6日,新浪围脖弹出消息,Facebook在加州老巢发布三款新产品:个人信息下载、应用程序控制面板和群功能。新浪是唯一一个受邀的中文媒体,所以资讯窜得快。

4号发邀请,6号开会,Facebook的速度超群。老美没假期,效率自然高。不过,传说中的Facebook手机没有出现,有点令人扫兴。幸好少帮主Mark Zuckerberg跟媒体十分友好,有问必答,年轻团队,互相打趣,气氛相当不错。

虽然国内网友只有翻墙,才能体验到Facebook,但是毋庸置疑,后者是唯一被称为能跟Google比肩的互联网公司。而且,业界都认为,5年之后,Facebook的年营收将达到约400亿美元,超越Google。

尽管万众期待的手机可能还得等一阵子,不过关于Facebook少帮主Mark Zuckerberg的传记电影《社交网络》,倒是先被搬上了大屏幕。这部Facebook的发家史,对于米国新流行文化的记录充满了挑衅的味道。

在《社交网络》的首款海报上,印着这样一句话“You don't get to 500 million friends without making a few enemies ”(你既然有了五亿个朋友,就不可能没有几个敌人。)。背景是iPad的屏幕上少帮主Mark Zuckerberg的头像。这个26岁的少年无疑成为了好莱坞的最大卖点。本片由大卫·芬奇执棒,根据Ben Mezrich的小说《意外的亿万富翁:Facebook的创立,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改编,10月登陆北美各大院线。

此片一出,媒体哗然。《滚石》将《社交网络》评为年度电影,《洛杉矶时报》也来站台。但是粉丝却不买账,在Facebook上,《社交网络》得到了13550个“喜欢”标签,只有低成本恐怖片《生人勿近》的1/5,真令人扫兴。不过主演Jesse Eisenberg表示,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一心泡女孩幻想的年轻人,竟然做出了市值超过340亿美元(数据来自《金融时报》)的Facebook。不能不说,此哥是个传说。IMDb的数据显示,该片的投资成本大概在6000万美元左右。要想回本,票房不能低于7000万美元。也许借助大帅哥贾斯汀的威名,能够帮助本片吸引吸引到大批青少年观众。

主创雄心勃勃,剑指小金人。据说奥斯卡官方投票网站The Envelope.com,已经把本片列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第一轮候选名单,而且排名靠前。《滚石》杂志主笔Peter Travers更是打出了4星的高分。他甚至在自己的Twitter上说,这是年度电影,更是年代电影。《电影评论》杂志编辑Scott Foundas认为,本片跟所有经典悬疑片一样吊人胃口。制片人Scott Rudin对《纽约时报》爆料,称本片取材于Zuckerberg与同僚打得不可开交的官司。他们希望可以再现Facebook发展初期“冲突的真相”,使之成为同《山水又相逢》和《华尔街》一样定义一代人的经典。

不过,《纽约时报》爆料说, Facebook高管一直在试图影响制片人和这部电影,但由于制片方并未理会,且对电影内容大幅修改,导致双方之前的合作最终以中止收场。Facebook联合创始人之一Chris Hughes认为,这部影片的描述是“疯狂的”。Facebook总裁Sheryl Sandberg和负责企业传讯业务的副总裁Elliot Schrage看过之后都表示十分讨厌这部电影。不过,对Zuckerberg而言,好消息是扮演自己的男主角外形非常讨人喜欢。所以,少帮主很镇定。他说,即使影片内容有虚构成分,仍不失为对公司的一次宣传,让人们真正意识到这个网站的意义。不过,他也纠正了创建Facebook的初衷——是为了改造这个世界,并让它变得更透明。但是电影似乎有意把他塑造成一个为了约会女孩而发奋的宅男,立意过于狭隘。

社交媒体研究员Susan Etlinger认为,电影对Facebook和Zuckerberg的描写,无疑把友谊和恶名联系了起来,这会加深用户对于网络真实身份的思考。Etlinger称,交朋友从哪里开始并不重要,关键是Facebook提供了这样一个崭新的渠道。当然,这个渠道也有它自身的问题,它把我们的商业伙伴和高中好友等同对待,这显然混同了友谊和利益两者的关系。

不过,坊间传言、网络谣言、媒体评论,并不能保证影片的成功。即使这个影片是讲述一个把全球7%人口都收为用户的网站。根据Box Office Mojo的研究数据,这部耗资6000万美元的影片在8月13日首映时,已经拿到了1060万美元的票房,收回了近1/5的成本。但考虑到烂番茄网站上对《社交网络》的负面评价占到了82%,很那说这部热门影片的前途究竟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