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里去“搞钱”


到哪里去“搞钱”
——关于如何利用国家对中小企业资金扶持的几个问题
王毓慧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对于很多企业、特别是那些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说,资金紧张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因此,到哪里去“找钱”、缓解企业资金缺乏状况,是所有中小企业领导层魂牵梦绕的要紧事之一。
一个现象引起了笔者注意,就是企业通常会把寻找资金的眼光集中在传统的银行贷款、金融机构或同行拆借、社会融资乃至所谓的“上市”方面,而不知道很少关心还有“免费”蛋糕可以享受,这就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的中小企业扶持资金。
 
民营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
熟悉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人都知道,在不同的特定历史阶段,对发展民营企业的态度具有天壤之别: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大规模公私合营活动,被认为是对民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随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民营企业退出了中国企业舞台;在10年文革动乱期间,民营企业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营企业才得以浴火重生,重新登上经济舞台;而现在,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成分之一。
所以,民营企业所代表的民营经济,从被打入“另册”严格封锁、到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再到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路。之所以回顾这些看起来与本文主题无关的事情,是为了让大家对国家出台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的背景有所理解。
 
依法设立中小企业扶持资金
国家出台中小企业扶持资金是有法可依的,这个法就是“中小企业促进法”。
就像处于成长期的青年一样,中小企业的思维活跃、冲劲十足,但相对“家底”薄,缺钱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依法在中央财政中设置中小企业扶助资金,以扶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20052月,有关部门出台了后来被称为“非公36条”的民营企业发展政策;在20105月,又出台了被称为“新36条”的国发36号文,以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形式,为国家有重点地扶助民营中小企业铺平了道路。
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国家政策和相关部委的倾力贯彻下,呈现逐年加大态势:2008年,国家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为50亿元(人民币,下同);2009年为96亿元;在2010年,这个数目预计将达106亿元。
为了达到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近年来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的举动,如20103月,由银监会等7部委发布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办法;20104月,由财政部、工信部发布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等。
有关权威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我国成规模的企业为196200余个,其中大型企业1950个左右、中型企业21650个左右、小型企业172600个左右;到了20099月,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全国的企业达1030万个,中小企业为1023.1万户、而民营企业(即私营企业)为718.5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0%
有关专家表示,在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处于成长初期、只有几十人甚至十几人的企业,游离于国家各项扶助政策的边缘,而众所周知的是,企业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起来的,为了支持这些成长初期企业,200912月,在对中小企业类型划分中,拟增加微型企业的标准,以扩大可以接受扶助的范围。
据专家介绍,中小企业发展潜力最强的地区在华中,其次为华东、西北、西南、东北、华北等地区。
 
真的有免费蛋糕吗
有不少的中小企业在初次听说有不用归还或免息的钱可以使用时,都认为这等于是在享受免费蛋糕,有些像天方夜谭般的童话;但是这却是千真万确、实实在在的事情。
简单来说,国家中小企业扶持资金就是由国家财政专门拨款、由相关部委按照一定条件发放的、用于支持和扶助中小企业的资金;其形式可以是免除利息的贷款,也可以是直接拨付的不需要还款的资助资金。
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由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相关部委根据职能范围的国家扶持重点来安排。对于太阳能热利用企业来说,就有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大节能工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等可以利用;如太阳能热利用项目可以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内来获得资助,或纳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重大技术装备重大产业化开发及技术中心项目来获得资助,等等。
迄今为止,已经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在得到国家资助后,如虎添翼,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申报国家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的基本条件
很多人可能会想,这么好的事情,那要想吃到免费蛋糕,对企业会不会有什么额外的要求呢?事实上,国家拨付的这些资金或基金资助,是公开进行的,采取自下而上地逐级申报、审核、批准的方式进行,不存在什么暗箱操作的渠道,就看企业的申报资料是不是符合相关文件的要求。
从上文中所列举的中小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可以看出,现在缺钱的企业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有限的扶持资金不可能每个企业都照顾到,那样的话就成了“排排坐、吃果果”的福利待遇了。所以,只有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技术创新力强、管理规范、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才有可能得到国家的扶助;而那些高污染、高能耗、或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对这件事就想也别想。众所周知的是,太阳能热利用企业属于国家重点推进的绿色能源,获得国家扶持资金应当是理所当然的。
以“发改办环资[2008]2692号”为例,在这份名为“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0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对申报扶持资金项目的适用范围,其中对“选项范围”的要求是:
   “本次申报项目主要围绕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试点、污染防治五个方面。包括节能方面的节约和替代石油、绿色照明、建筑节能(节能新型建材)工程项目”及“循环经济试点方面有关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循环利用资源、‘零排放’和再制造等,对促进试点单位发展循环经济起到关键作用的项目。”
一般来说,要想获得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资金,应当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制度健全、经济效益良好、信用良好的发展型企业。
具体一些来说,一般要求企业注册资金应达100万元人民币以上(这个数额可能会根据相关部委项目具体要求调整变动),经营期在3年以上;申请扶持资金资助的产品属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环保、节能、高技术产品且已经投入市场(为证明这一点,需要企业提供诸如申报项目产品的科技成果鉴定、企业申报项目产品的科技查新报告、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证明及申报项目产品的相关质量认证及环境节能评估文件);企业获得的相关荣誉证书。为证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还要提供企业获得的信用等级评定证书、近三年财务报表和用款计划等等;因为很多情况下,扶持资金是按照1 1(即企业自筹资金和国家扶持资金对等)来进行额度审核的。由此可见,这些条件并不苛刻,不过是一个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所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而已。
至于数额,根据不同的部委及相关文件限定的扶持对象,扶持资金数额一般在30万元~3000万元之人民币间,当然如果项目特别好,再高一些的数额也不是没有可能,这要看具体情况而言。
 
掌握好申报时机很重要
掌握申报时机是获得扶持资金的重要环节。
很多企业也想获得国家扶持资金的资助,项目也符合资助要求,但是,往往就是因为企业不能及时提供相关申报文件而错失良机。
因为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的审核工作是由各相关部委来具体执行的,从下发文件到结束申报,一般只有一个来月的时间甚至更短,一般情况下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申报1次。一旦错过只有等下一次,至少要耽搁半年时间。
但是,有句话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曾经有个企业,所选择的申报项目符合文件范围,可就是因为申报文件的格式不符合规范,就被“刷”下来了;等到下一次这个企业再去申报的时候,这个项目所涉及的产品已经不再列入资助名单了,企业只好无奈地失望而归。
这就要求企业未雨绸缪,平时就要准备好相关资料,一旦得到开始申报的信息就立即付诸行动,自然会从容不迫;不然肯定是手忙脚乱、结果往往是忙中出错。
 
申报材料要规范
一份清晰、完整、规范的申报资料,有助于加深审核人员对申报资料的良好印象,同样也很重要。
首先,一定要注意申报资料的真实可靠,不能弄虚作假。如提供知识产权资料时,是专利申请还是已获得专利证书、是已经获得注册商标还是正在申请注册商标等就要如实申报。同时,对产品的技术“含金量”情况也要如实申报,如产品所获得的强制认证、权威机构出具的成果鉴定等,而那些“来历不明”的认证、获奖证书等,还是免谈为好。
前面说过,寻求国家扶持资金的产品或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只有那些技术创新程度高、产业化前景好的产品或项目,才可能得到国家的资金资助;特别是拥有发明专利的产品或项目,属于“优质”无形资产,对是否可以获得资金援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提出专利申请时,就应当首先考虑是不是具备申请发明专利的可能,而不要为了“节约”非常有限的申请费而把具备发明专利条件的专利申请去申报实用新型专利。
这就要求企业平时一定要注意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并且随时注意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笔者提醒准备申报扶持资金的企业,在准备申报材料时一定要注意做到规范、准确,在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申报材料的不规范、不准确而与扶持资金失之交臂的。
再具体一些,就是申报材料要做到三要: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晰、脉络要分明。
就是说要按照文件规定的格式要求提供申报资料;申报资料的条理要清晰、申报资料的内容要明确。
可以想象一下,当大批申报资料在很短时间内蜂拥而至、堆积在审核人员面前时,那些格式规范、条理清晰、内容脉络分明的申报资料,得到审核人员的认可与“青睐”进入备选行列实属顺理成章;而那些语焉不详、内容杂乱、让审核人员一头雾水的申报资料,名落孙山就不足为奇了。
在准备申报资料的附件时,应当把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与申报产品相关的企业标准、成果鉴定证书、产品检测报告、查新报告、企业2~3年的财务报告、高新企业证书、专利证书、销售合同、用户意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相关资料一并准备齐全。
因此,在提出申请扶持资金的申报资料时,要认真阅读相关文件,理解文件的要点和相关要求,根据文件要求选择申报内容,要以创新点突出的高新技术、并且具有明显效益的产品作为申报对象。
恕笔者直言,目前在大多数太阳能热利用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依然不健全,其文件管理水平、竞争情报意识之低实在是难以恭维。当发现自己的企业可能符合申报扶持资金条件时,却往往不能及时提供必需的文件与证明材料;就在东拼西凑寻找之时,申报时机已悄悄溜走。在这一点上国有企业重视档案、情报资料工作的做法值得民营企业学习与借鉴。企业应当在平时就加强相关资质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并提前把企业相关资料整理妥当准备齐全,这样在拿到申报文件时,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提出申报,而不会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本文是在笔者收集与积累的相关资料基础上撰写的,希望能对太阳能热利用企业申报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的工作有所帮助,笔者就十分欣慰了。

转自巧哦尊敬的王老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