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海东方卫视的一个节目,主持人采访一对对情侣夫妻,让他们秀一秀自己的爱情故事有多甜蜜。其中有一对二十岁刚出头的小情侣,女孩非常骄傲地告诉主持人,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证明之一就是男朋友给她买的五六只名牌包包。
对着摄像机镜头,女孩来了个包包秀,摄影师也很配合地给她包包上路易威登、香奈儿包包、芬迪、Coach、Gucci等标签来了几个大特写,小姑娘的幸福之情岂止是溢于言表,简直就要从电视机里放射出来了。的确,以她男朋友的年纪和职业(公司职员),他一定是勒紧了裤腰带,倾囊而出才买得起这些上千上万块的名牌包包。女孩特意强调,他们俩的家庭都是普通人家,所以男朋友并没有从父母那里“刮油”来讨好她。正因为男朋友物质条件不富裕还这么为她添置名牌,才让她分外感动。
奢侈品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即使不是常客也是熟客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奢侈品诱惑,有的上钩不浅,有的游移左右,有的心驰神往。虽然有不少人义愤填膺,谴责有些中国人“未富先奢”,我却不同意站在道德的高度谈论奢侈品消费。有谁能够完全抵抗奢侈品?有着爱美天性的女人就更加无法抗拒奢侈品了。再说,享受自己辛苦工作的成果,享受生活的美好,消费奢侈品也是其中之一项。我想要指出的是,你可不要一不小心成为奢侈品的奴隶。
那位省吃俭用为女朋友买名牌包包的男生,有点“愚忠”。那位把这种举动等同于爱情的女生,颇为幼稚。这小两口的生活刚起跑已经方向歪了。
首先,从这个牌子买到那个牌子,显然他们俩认为只要是名牌就是好的,还没太搞清楚各个名牌的特色,也没怎么想过哪个名牌对自己的气质习惯更合适。他们从名牌中得到的基本上就是别人的羡慕眼光反射回来的满足感。
其次,那个男生买完名牌包包后,囊中所剩无几。除非女孩从此无欲无求,否则他的生活压力将越来越大——今天是名牌包,明天是钻石戒指,后天是顶级时装,奢侈是没有止境的。那个男生能扛多久?一个名牌点缀、漂亮时髦的女朋友,与一个脸上写满疲惫、衣衫不整、因为生活压力而直不起腰杆的“猥琐男”,能谱写出和谐的爱情乐章吗?
还有,人年轻的时候,应该在提升自己人力资本方面多投入。疲于应付女朋友的开支,往往会影响到男人的精神面貌和职业选择,短期行为比较容易占上风,从而忽视长期目标。当然,也不排除男人发愤图强,并且大获成功。只是俗话常说的“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是有一个女人”,好像指的是女人牺牲自我,支持男人的事业。“为了满足女人的虚荣心”这种动力能否持久?
更何况,这些买名牌包的几万块钱如果用来早日开始储蓄投资,他们俩的“钱程”可就前进一大步了。如果理财理得好,现在小小地牺牲一下虚荣心,他们将来真正需要的时候可以买得起更多更好的香奈儿包包。
这让我不禁想起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因为向往上流社会的奢华而付出了十年劳苦生涯的代价。不错,玛蒂尔德的丈夫确实很爱她,从一开始想尽办法搞到舞会的票,凑钱给她买礼服,到发现丢了借来的项链后拼命工作还债,她的丈夫为了她付出一切。可是,他们俩这么勤劳刻苦,假如没有这根项链带来的债务,他们可能已经过上了幸福生活。莫泊桑没有描写玛蒂尔德听到“那钻石项链是假的”之后的表情,而是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也无法预测那位上海女孩和她的男朋友今后会是什么结局。但是,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青春是最美丽的,不需要很多的装饰;在这个阶段就“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成为奢侈品的奴隶,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