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培训引起武警8651部队(“老五团”)军人的共鸣


精细化管理培训引起武警8651部队(“老五团”)军人的共鸣
(红月)
(2010年10月5日)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为了贯彻和实施“军事化管人,精细化管事”的治企理念,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于2010年10月1日在武警8651部队(“老五团”)举行了机关人员“十一”准军事化训练活动,300余名机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为期一周的准军事化训练活动。
“老五团”军魂塑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机关人员“十一”准军事化训练团的军事训练场地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机关人员“十一”准军事化训练团正在进行军事训练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机关人员“十一”准军事化训练团正在进行军事训练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机关人员住进了军营
 
 “老五团”是我军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战争年代不仅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战斗,和平建设时期也多次圆满完成了急难险重任务。在“老五团”里,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机关人员“十一”准军事化训练团的学员,接受了“老五团”及其“红二连”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教育,接受了8651部队选派的优秀军事教官的军事训练,接受了五位专家、教授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培训,这种集优良传统教育、军事训练、理论培训等三要素为一体的准军事化的训练、培训方式,是一种非常好的培训创新,产生了非常好的培训、训练效果。
 
10月4日,受北大纵横的推荐,原北京空军十总队的文化顾问、具有“红色咨询师”雅称的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刘先明,应邀在“老五团”为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机关人员“十一”准军事化训练团全体学员讲授了一天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在“老五团”
 
刘先明健步迈向讲台
刘先明讲课
刘先明讲课
刘先明讲课
刘先明讲课
刘先明讲课
精细化管理培训场景
精细化管理培训场景
精细化管理培训场景
精细化管理培训场景
精细化管理培训场景 
精细化管理培训场景
精细化管理培训场景
刘先明课后与汾西矿业准军人在“老五团”合影
 
 “老五团”的首长事先得知刘先明教授讲《精细化管理》课的消息后,也组织60多位军人一起聆听了刘先明所讲的《精细化管理》课。讲课中,刘先明从10月1日18:59:57发射“嫦娥二号”以及56根民族团结柱撤离天安门广场等两件事情讲起,围绕管理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企业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晴雨表”,实施精细化管理前须树立统一的新观念、精细管理工程、企业文化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讲解;讲课中,不时响起学员们的掌声和笑声,讲课受到“老五团”的军人和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机关人员“准军人”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引起了“老五团”军人们的共鸣。课后,“老五团”为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机关人员“十一”准军事化训练团选派的总教官,还受部队首长的安排,特地把刘教授的《精细化管理》课件拷贝了下来。
 
刘先明的《精细化管理》课件
 
在“老五团”讲课期间,刘先明教授还特地到“老五团”的“红二连”荣誉室参观,部队首长向刘先明教授介绍了“红二连”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英雄故事,刘先明教授为 “红二连”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英雄故事所感动,也为能在这一红色军营里讲《精细化管理》课,同时受到“老五团”军人们的欢迎和好评,而倍感光荣。
刘先明在“红二连”荣誉室参观
 
附:有关“老五团”及“红二连”的报道
1、“英雄路”上话英雄——武警8651部队纪事
本报记者 刘彦军 本报通讯员 黄宏发 来源:《解放军报》
 

邓仕钧与支前拥军模范、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的合影。
 

“老五团”举行永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宣誓活动。 黄宏发摄
 
走进武警8651部队(“老五团”)大门,最吸引眼球的是马路两侧悬挂着建团以来所有英模画像和生平简介的灯箱。望一眼那些在战场上牺牲英雄的画像,人们仿佛看到了长征路上、百团大战的战火硝烟;走进这条宽敞笔直的马路,如同进入一条英雄用鲜血和生命筑就的历史隧道。
官兵们把这条路叫“英雄路”。“英雄路”有说不尽的英雄话题。
风从太行来
从第一个画像说起。他叫邓仕钧,曾对“英雄”做过最直白的注解。1943年,时任连长的邓仕钧带领部队与日寇同时抢占一个山头,他大喊:“爬山快的先上,谁先上去谁就是英雄!”那天,全连官兵一个不落都冲上了山头,与日寇整整激战了一天,击退鬼子7次冲锋,仅他一人就投掷手榴弹40多枚,杀死杀伤鬼子70多人。
有趣的是,在另一次战斗中邓仕钧身负重伤,被当时的支前拥军模范、后成为享誉全国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救到一个山洞里,躲过了鬼子搜捕。当时他们互不相识。一年后,在一个表彰大会上,双双被授予荣誉称号,这才知道了对方的名字。
第一个画像不是该团第一个英雄。“老五团”从1939年在太行山腹地组建那天起,就英雄辈出。虽然历经多次编制变更,但“老五团”的称谓始终如影相随,“老五团”的传奇故事和英雄壮举一直传颂到今天。
今天的新兵来到“老五团”上的第一课就是在“英雄路”上学习英雄事迹,英雄的名字从那时起便铭刻在战士的心中,学英雄、当英雄成了他们军旅生涯的崇高追求。上世纪60年代,“老五团”的训练尖子到北京参加军事训练汇报表演,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90年代初期,司令部作训参谋周卫列参加军区参谋业务比武,一举夺得第一。
英雄从太行山走来,学习英雄之风从太行山吹来。没有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学英雄,就没有“老五团”的今天。“老五团”的团史里写着4个大字:崇尚英雄!
铁军战旗红
赵小三、李锁子、王全友……“英雄路”上众多画像中的人物,有5个出自“老五团”的同一个连队——“红二连”。叫“红二连”不仅因为它的编制是二连,重要的是二连官兵血染过地球上的那根“红飘带”,他们肩上扛着的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战旗。
“红二连”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模范八连”一部,1931年改编为红军十一师三十一团二连。连史的解说词中详细记载着长征途中朱总司令给该连下达命令的情景。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总司令大手一挥说:“同志们,我好久没有带你们打仗了,今天看你们还行不行?大家听我指挥,随我来……”“红二连”如猛虎下山,总司令指向哪个山头,官兵就一鼓作气拿下哪个山头。战斗中,官兵毙敌百余人,缴获各种枪械百余支,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让“红二连”这面旗帜更加鲜艳的是参加百团大战中的磨河滩战斗。当时,500多名日寇把二连团团包围,官兵临危不惧,以压倒敌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苦战5个小时,打死打伤鬼子200多人。最后,在全连只剩下20多人的情况下,仍然与鬼子展开殊死搏斗,终于顶住敌人,完成掩护任务。“红二连”荣获“血战磨河滩钢铁连”英雄称号,班长赵小三、司号员李锁子、卫生员王全友等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学英雄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红二连”的旗帜打到哪里,哪里就会有英雄壮举,哪里就有第一。前年,“红二连”参加部队“千兵百项”军事技能比武,参战的官兵拿了7个第一,5个第二,在上百个参赛队中,“红二连”夺得总分第一。大学生士官高拓,立志成为训练场上的英雄好汉。连队的训练场紧挨着“英雄路”,他每天都在英模的眼皮子底下训练,难怪全部队的士官军事技能比武第一名被他夺走。
连长罗敏道出“红二连”战旗永远火红的真经:没有战争不等于没有英雄。不断扩大英雄的内涵,培养方方面面的模范、先进,学英雄就会变得具体、实在。
汾河水流长
蔡金同的画像让人们仿佛来到了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侦察排从一个叫阿谷里的山上撤退,蔡金同留在山头掩护。5个敌人围上来,他投出两颗手榴弹,将敌全部炸死。又一股敌人眼看就要冲上来,他端起枪射击,左臂被子弹击中。他强忍巨痛,用右臂夹着枪单手射击,又有3个敌人被打倒。这时,一颗手雷在他身边爆炸,他腹部受伤,滚到一个山沟里。醒来时发现肠子流出来了。他咬着牙将肠子塞进腹内,艰难地爬行了一天一夜找到部队。
现任政委任秉毅当组织股长时,母亲来部队看他,当母亲得知蔡金同出在这个部队时惊喜地说,60年代的小学课本里就有蔡金同!临走时,她希望部队多出蔡金同这样的英雄。
正像这位母亲希望的那样,和平时期,“老五团”倡导的精神依然是“拖不垮打不烂,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天津抗洪,部队一马当先;邢台抗震,“老五团”再展雄风,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被誉为新时期模范指导员的赵世民的传奇故事,让人赞叹不已。那年,上级到“老五团”进行5公里越野考核,赵世民以优异成绩跑完全程,这时有人提出,跑程设置差了一两米。考核人员问赵世民咋办,赵世民把手一挥:“重考!”又是一个5公里,又是一个优秀。谁也没有想到,此时的赵世民已患了癌症。如今,放在“英雄路”灯箱里的赵世民,依然是一脸的刚毅。
赵世民续写了英雄的历史,也使“英雄路”得到了延伸。这条路就像源远流长的汾河水,它留给人们的启示是:人生有了对英雄的追求和信仰,就像大河有了源头,永不枯竭。
 
2、通讯:今日战旗美如画——记武警某部“红二连”
2005年07月31日  来源:新华网
“抗战的风飘扬起我们的战旗,晋察冀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能攻善守,敢打硬拼,转战南北所向无敌……”武警某部“红二连”从北伐战争中走来,高亢的战歌从昨天唱到今天。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红二连”与日寇进行了上百次血战,其中“奇袭东京慰问团”“血战磨河滩”“鏖战平型关”“陈庄歼灭战”等著名战斗在抗战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经典,连队涌现出一批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1940年,朱德总司令为“红二连”题词:“多打胜仗,再立新功”。
1937年8月12日,二连全歼东京慰问团和日军一个中队共150余人,烧毁敌汽车15辆。
1940年8月,二连在百团大战强攻娘子关的战斗中,与500多名日军展开了肉搏战,苦战5小时,毙敌200多人……
今天,这支隶属于武警部队的英雄连队,以敢打硬仗、勇争第一的拼搏精神,为战旗增添了新的光彩。
盛夏的太原热浪灼人,在绵延数公里的高速公路上,上百辆军车组成的车队正在疾驶。在这次武警部队举行的“卫士”实战演习中,“红二连”担任了长途机动的尖刀连,任务是突破敌方设置的重重障碍,检验部队极限生存和作战能力。二连排爆、侦察、防化等分队官兵展现了他们过硬的军事技能,上级机关对他们的表现总评为优秀。
“红二连”传统的三件宝:沙袋、绑腿、手榴弹袋,如今已被“新三件宝”:电脑、网络、外语书籍所取代。在连队多媒体机房,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外军知识、军事新闻、国际报道、世界军事等网页触手可及,网上查勤、首长信箱、连队论坛内容丰富多彩。连队全部干部、一半以上的战士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熟练掌握了电脑网络等知识。与首长机关互通互联的网络已进入了班,网上教育、网上训练、网上学习在连队悄然兴起。
今日“红二连”,战旗美如画。连队全面建设走在武警部队的前列。2000年以来,连队先后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连续5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和“基层建设标兵连”。(吴杰、黄宏发)
 
3、“红二连”:尖刀永不锩刃 “敢打硬仗、勇争第一”
2006年08月22日  来源:解放军报
 
“北伐战争中有我们的身影,长征途中留下我们的足迹,抗战的烽火扬起我们的战旗。敢打硬仗,勇争第一,转战南北所向无敌……”武警某部“红二连”从北伐战争中一路走来,高亢的战歌传唱至今。
7月下旬,记者慕名来到这个英雄的连队。走进挂满锦旗、奖牌的荣誉室,记者深切感受到连队历史的厚重与辉煌。指导员李权指着展柜中的文物,向记者讲起了“红二连”转战南北的战斗故事。
“红二连”前身是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独立团“钢八连”,八一南昌起义后,跟随朱德、陈毅历尽千辛万苦,于1928年4月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1933年5月,连队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五团二连。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二连”经历了无数次战斗,以“敢打硬仗、勇争第一”闻名红军。
1935年1月28日凌晨,红三、五军团发起的土城战斗打响。由于情报有误,红军损失惨重。此时,正准备北上进攻赤水县城的“红二连”突然接到增援土城的命令。朱德亲自到“红二连”作战斗动员,他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同志们,我好久没有带你们打仗了,今天看你们二连还行不行……在朱德亲自指挥下,“红二连”官兵如猛虎下山向敌左侧发起进攻,连续攻克4个阵地,毙俘敌军百余人,缴获各种枪支百余支,为稳定战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红二连”着眼使命任务需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敢打硬仗、勇争第一”的拼搏精神,不断创新发展,在演兵场上续写着新的辉煌。
采访中,连长张成新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2年老兵退伍后,上级组织了一次射击课目大比武,没想到夺冠呼声最高的“红二连”以一环之差屈居亚军。当年,“红二连”老兵复退较多,在30多个参赛单位中能取得第二名的成绩已相当不易,但官兵把比武当作打仗,认为第二名就意味着打了败仗。连队把训练分析会搬到荣誉室,用历史上一次次攻无不克的战斗,激励官兵秉承光荣传统、争当打赢先锋。七班班长高拓说:“和红军老前辈相比,我们丢掉的不仅是冠军,更丢掉了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知耻而后勇。半年后,上级组织对抗射击比赛,随着10声枪响,10个标靶应声落地,二连重新夺回第一。此后,“红二连”几乎囊括该部所有军事课目比武的冠军,先后2次荣立集体二等功,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和“基层建设标兵连”。
盛夏的太行山,热浪灼人。绵延数十公里的盘山公路上,上百辆军车正在疾驰。在不久前上级组织的实兵实装演练中,“红二连”担任部队长途机动的“尖刀连”。连队排爆、侦察、防化等分队的官兵,以过硬的军事素质顺利完成突击任务,再次取得总评第一的好成绩。(黄宏发本报特约记者 齐明宇)
 
4、武警某部“红二连”用连队变化激发官兵责任感
央视国际 2007年04月12日
解放军报讯 黄宏发、记者卜金宝报道:4月上旬,武警8651部队“红二连”一场别开生面的“对照连史话使命演讲会”将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推向高潮。官兵们面对连队荣誉室的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畅谈部队变化,决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演讲会一开始,士官班长高拓抢先发言。他走到一张上级领导机关给连队配发电视机的老照片前说:“我当兵这5年间,连队俱乐部的电视机从21英寸换成了34英寸,部队还对电视线路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改造,节目更丰富了。”他的话音刚落,指导员李权手指左侧展柜的“三件宝”说:“沙袋、沙背心和手榴弹袋曾是‘红二连’的传家宝。如今,已被电脑、网络和外语书籍‘新三件宝’所取代。新老‘三件宝’的变迁,见证了我军基层练兵方式和学习条件的变化。”
贴近基层的教育活动,激发了官兵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的热情。教育期间,正值部队在太行山腹地进行实兵演习。官兵们顶风冒雨,风餐露宿,圆满完成了反空降、山地捕歼战斗等高难课目的演练任务。
 
5、洒向汶川都是爱——武警8651部队官兵抗震救灾纪实
青海日报     2008年7月16日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汶川的道路、交通被毁,电力、通信中断,灾情严重。
药品告急!粮食告急!群众生存告急!在这危急时刻,武警8651部队官兵紧急出动,翻山越岭徒步进入耿达、银杏、草坡等偏僻乡镇,积极投入到帮助群众恢复生产的战斗之中……
转运物资,官兵穿越飞石杀“血路”
汶川西线公路打通后,上级决定,派出二营五连、六连驻扎理县县城,主要担负各地运往汶川救灾物资的卸载、存放和转运任务。
6月12日上午,部队长武春辉带着18台大卡车及部分官兵,从理县出发往汶川县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刚上路不久,副部队长仵荣全就发现险情。“停停停……左前方飞起灰尘!”大家抬头往前看,发现前面山腰上烟雾蒸腾,是山体滑坡和飞石的征兆。等待了几分钟后,为了争取时间,武部队长果断下令迅速开车通过。“砰”的一声,一块石头砸到了一台车的挡风玻璃上,还好石头比较小!
这样的情况每开出几公里就能遇到一次。“快快快……”
“没滚石了,快走!’,“不行不行!快往后退!”武春辉在不停地下达着命令,车队艰难前行。
中午时分,当车队开进到离薛城镇约6公里时,前方道路被一座高达400多米的山体滑坡拦腰截断,一位村民说,在此公路下方的不远处,有一条废弃的旧路基,但非常狭窄,平时只能通过摩托车和自行车。部队长当即决定对旧路基进行拓宽加固强行通过。但由于岷江流域土质松软,旧路基一被挖掘加宽,侧上方的泥土就会再次回填,掘路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关键时刻,二教导员权光勇站在高处大声一吼:“同志们,跟我来!”第一个跳到松软的泥土里,带头用双手刨起泥土。与此同时,九连数十名官兵卷起裤腿,纷纷跳到路基坑里,有的刨泥土,有的搬石头……许多官兵的手指都已磨得鲜血直流。
3个小时过后,武警官兵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刨土杀出一条通往汶川灾区的“血路”。
6月8日一大早。汶川县绵篪镇的部队驻地的院子一片繁忙。原来,“红二连”的官兵们正在准备往草坡乡运送救灾物资。不过,今天他们运送的物资与以往有些不同,除了大米、食品、药品外,还有很多粽子。
“这些刚刚出锅的粽子,是战士们昨晚加班包出来的,准备送给被称为‘生命孤岛’的草坡乡受灾群众。”炊事班长梁海东说。
“出发!”6时30分,随着政委任斌毅的一声令下,官兵们每人背起重达40公斤的物资开始徒步行进。
行至洋店村附近,一座公路断桥挡住了去路,走在前面的几名战士从老百姓那里借来两个梯子,并列搭架在断桥的一侧,官兵们背着沉沉的物资一个挨一个踏着梯子爬上桥头。
9时30分,官兵们终于与接应的通信连官兵相遇。
大米1800公斤,火腿肠20箱,快餐面25箱,常用药一箱……指导员李权一五一十地向通信连连长常海东交接物资。
通信连官兵背着物资继续前进,在路过下索桥发电站时,由于前方的道路严重被堵,官兵们只能从发电站右侧的排水隧道中钻过。
班长王志伟卷起裤腿第一个从露着钢筋的水泥盖的破口处钻进洞里,官兵们依次进入隧道。
“武警娃娃们,你们辛苦啦!”14时左右,官兵们顺利到达草坡乡,父老乡亲们早早地摘下樱桃,烧好开水,煮熟鸡蛋,等候在道路两侧。
重建家园,官兵进村入户送温暖
“挖出了这些麦子、玉米,全年的口粮就不用再发愁了。”6月1 3日下午,汶川县耿达乡幸福村羌族老人李青山在摇摇欲坠的危房前向乡领导说。原来他家的全部粮食在地震中被压埋在废墟中,是部队政治处郭立军主任带着三连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小心翼翼地进到房内,经过十多个小时,终于把1万多斤粮食全部挖了出来。
草坡乡龙潭沟村,有近千亩的蔬菜、玉米等农作物急需灌溉,而因地震造成的塌陷使农田水渠多处堵塞,如果不尽快疏通,不但庄稼受损,还会在雷雨季节,因渠道堵塞引起内涝。通信连80余名官兵接到请求后,紧急行动,经过83个小时的连续抢修,疏通水渠5000多米,基本上满足了当地农民的生产需要。
汶川县一碗水村只有一眼机井,灌溉着全村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地震中机井房裂开了一条较大的缝隙。村委会主任李明步行20余里找到该部官兵请求帮助检修电机,重整机房。后勤修理所技师盖印生带着6名官兵主动承担了抢修机井的任务。他们冒雨赶到机井房,连夜下井抬出水泵。为了确保完成任务的安全,他们组织人员用木棒顶住倾斜的墙体,抽调了有经验的士官小李慢慢地爬到机房顶部,一点点地撬开水泥预制板搭建的房顶。然后,官兵合力将电机抬上井进行全面检修。
据悉,截至发稿为止,该部队官兵为汶川县运送救灾物资860余吨,帮助灾民搭帐篷或临时住所766顶(间),解救转移群众3200余人,先后从废墟中刨出粮食15万余斤、生产工具1265件、各种电器238件、现金7万余元、存折106本和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作者: 黄宏发 蒋杰)
 
6、中国军网:8651部队开展系列活动激励新兵
8651部队针对新兵特点,通过定期举办“特长展示大赛”、“我心目中的警营”演讲活动,为新战士创造相互学习、沟通的机会。图为新战士刘小小在训练间隙进行街舞表演。中国军网 蒋杰摄影报道
 
“我们在笑声中完成新训工作”活动中,新战士与排长“单挑”。
 
 
为新战士播放记录部队全面建设成就的记录片、举办部队重大演习、救灾、处突维稳图片展,让新战士在了解部队历史中,增强军军习武,建功警营的意识,图为新战士在连史馆参观。
 
7、军人的2007:现实版军中“钢七连”搞训练学美军?
2008年01月07日 来源:新华网
北京军区某部“红二连”简介: “红二连”前身是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独立团“钢八连”,八一南昌起义后,跟随朱德、陈毅历尽千辛万苦,于1928年4月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1933年5月,连队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五团二连。
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连队先后荣获“全军模范连”、“战斗模范连”、“何万祥连”、“唐山抗震救灾模范红二连”、“基层全面建设模范连”等15个荣誉称号,先后走出了27位将军,涌现出以第十五任连长何万祥为代表的246名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和人民功臣。
二连的口号:二连面前没困难,困难面前有二连。

解放军士兵泥水中进行格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