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写了一篇文章《计生委主任应该继续谈性福》,提到广东省计生委主任张枫最内行、最熟悉的领域是性福知识,并建议张主任今后应该多谈性福,少谈计生政策。果然,最近新闻媒体又报道了张枫谈性福,下面举两个例子:
其一,10月26日《南方日报》报道:张枫写了《性警示》一书,主要反映官员的性问题。他说:贪官为何普遍都有情妇、嫖娼等性丑闻?原因大概有三,一是贪官占有欲强,贪图享乐;二是一些女性主动献身,权色交易,实行“性贿赂”;三是有些人投其所好,给领导“拉皮条”。
其二,10月29日《新快报》报道: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日益普遍、避孕观念淡薄、看A片学习性知识,对于上述调查结果,省计生委主任张枫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指:“这源于学校对性知识的教育功能并未成功体现,包括多数父母在内,都未能完成‘性导师’任务。”
张枫认为中国到2033年才会放开二胎。我在《计生委主任应该继续谈性福》一文中说过:如果有人愿意与我打赌,我可以下注:2023年(比2033年还早10年),中国的生育政策必然是鼓励生育。如果我输了,我就出家当和尚;如果你输了,你就要出家当和尚(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当道士)。
有一些网友看了我的文章后,问我这个打赌是不是认真的?我回答说:肯定是认真的!如果有人敢接招(例如,我希望张枫敢接招),我愿意与他在网上签订打赌协议。协议内容大致如下:
甲方(何亚福)与乙方(填写真实姓名)自愿签订关于中国人口政策预测的协议,双方同意如下条款:
一,到2023年,如果中国人口政策是鼓励生育,则乙方输,乙方自愿出家当和尚;
二,到2023年,如果中国人口政策既不限制生育,也不鼓励生育,则甲方与乙方不分胜负,双方都无需出家;
三,到2023年,如果中国人口政策仍然是限制生育,则甲方输,甲方自愿出家当和尚。
张枫说的是何时放开二胎,但我不想与别人打赌何时放开二胎,因为即使是放开二胎,仍然是限制生育,仍然是把人口看作是负担。而鼓励生育,标志着人口观念的根本转变,标志着把人的价值看作是正数。当然,如果在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放开二胎,那么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这样可以让70后的育龄妇女生二胎。70后妇女对于中国人口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很多70后妇女仍然愿意生二胎,而80后妇女的生育意愿普遍低于70后。如果70后妇女不能生二胎,那么,当70后妇女彻底失去生育能力之后,中国人口将难逃雪崩之结局。因此,我在2007年时虽然认识到在十一五时期不可能实现停止计划生育,但那时我认为争取在十一五时期放开二胎还是有意义的。然而,现在看来,十一五时期已经不可能放开二胎了。而在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放开二胎已经太迟了,因为到2011年,1970年出生的妇女已经超过40岁了。因此,十二五时期的人口政策应该是实行自主生育(或在自主生育的前提下鼓励生育)。然而,现在看来这个目标仍然遥不可及。
我个人的预测是中国到2020年会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因为那时老龄化危机和光棍危机全面爆发),我之所以打赌2023年,是为了留有余地。如果到2023年,中国仍未取消生育限制,那么我认为这个国家已经无可救药了,如果我到那时还活着,我确实应该出家了。那么,如何才算是“鼓励生育”呢?可以参考现在韩国和我国台湾省所采取的鼓励生育措施。
那么,如果有人打赌输了,但他又拒绝出家呢?由于这个协议是君子协议,所以并没有哪条法律会强制他出家,但这样一来,他就会失信于天下,一个人如果失去诚信,他今后在社会上就很难混得开了。
其实出家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自愿出家了。举两个例子:其一,中国科技大学1978级少年班成员,当时曾被誉为“第一神童”的宁铂,于2002年去五台山出家,但很快被学校领回去;2003年,他再次出家,并成功遁入空门。其二,“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在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金后,于2010年9月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