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九等”家长会是戕害教育的一味毒药


“三六九等”家长会是戕害教育的一味毒药
 
李先生的孩子是福州三十六中的一名初三学生。昨日上午,他述说了遇到的一件郁闷事。和他孩子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被请去参加家长会,而他却没有接到通知。一打听,才知道能否参加家长会,学校是根据学生成绩挂钩家长的。而校方表示,所有家长都能参加家长会,只是分批次来进行。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28日海峡都市报)
家长会也分“三六九等”?其实,也许不只福州三十六中有。分批召开家长会,老师或者校方的理由当然冠冕堂皇,因材施教嘛。可这理由本身就站不住脚,“差生”家长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成绩优异学生的家长就无须警惕?成绩好的学生,其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经验、心得不更需要也更值得“差生”家长学习、借鉴么?
其实,“三六九等”的家长会,不过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已,极少数学校、班级为了追求升学率、进入名校的名额,从而提升学校知名度,也为自身获取更多的“政绩”,往往集中资源和精力给“好生”开小灶,而把“差生”晾在一边,那些让老师或者学校不抱希望的,甚至恐怕连参加家长会的资格都没有。
“三六九等”家长会显然是戕害教育的一味毒药,一方面,人人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宪法所赋予的,家长会都分等级,可见平时对学生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这明显有违教育公平;另一方面,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不但不利于提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而且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本身就悖离了教书育人的宗旨;同时,人为地给学生和家长划分等级,也使家长很受伤,在社会不公随处可见的当今,无疑会进一步放大人们的挫败感。
学校教育自觉不自觉地渗入歧视意识,有意无意地灌输等级观念,这既是教育理念的错乱,更是功利社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