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老人 Vs小两口,愁煞人也 ——关于中国人家庭养老模式的一则分析


12老人 Vs小两口,愁煞人也

     ——关于中国人家庭养老模式的一则分析

司马南/

 

司马白话视频连接:http://v.v1.cn/dyzstx/2010-10-28/128823592169.shtml

【现在世界各国都缺钱缺疯了,中国表面上看似乎还好一些,政府有钱,财政收入增加比较快,老百姓银行存款很多,但是,考虑到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国家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城乡两级分化问题尚未解决,出现“国未富人先老“的状况,实际上潜伏的麻烦更多危险更大。】

【严格来说,中国整个国家的养老金制度,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边设计边施工的较低水平的运行阶段。全体公民“老有所养”还是一个有待艰苦努力之后才可能解决的问题,而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养老送终的顾虑和担心。】

【住房问题今天比较突出,大家讲的多些,就其对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性而言,养老问题一点也不亚于住房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包容性增长的全面实现。】

 

韩国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韩国政府本月26日决定,在未来五年内投入75万亿韩元,约合675亿美元,应对老龄化低生育率问题。此外今后韩国女性休产假,每月将得到相当于月薪的40%的补贴。

韩国的问题严重,俄罗斯的问题严重,日本的问题严重,中国的问题严重,整个欧洲的问题严重……

这是一个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的问题,这是一个人老了以后享受“夕阳红”迟迟不肯落山的问题,是一个大街上老人越来越多白发渐成主流的问题,这是一个现代科学技术发明致使人们恣意享受,而在享乐的时候却极少意识到生物共同体、人类社会受规律制约、至少受资源瓶颈限制的问题。

如果孩子少生,如果老人晚去,社会势必青黄不接,那么人类怎样可持续呢?亚洲拥有全球六成人口,正面临全球最为剧烈的人口结构转变。2050年,亚洲平均老年人口预计将从目前的10%增加至27%,某国甚至可能高达70%

满大街都是老人了,老人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低于年轻人,势必造成拉车的人少,坐车的人多,社会开支增加,社会入不敷出的状况。韩国是一个小国,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及时调整政策,先砸下去75万亿韩元(相当675亿美元),投进去可能奏效,韩国总人口在那里摆着呢,希望这笔钱有助于解决韩国社会的青黄不接问题。

在日本,为了鼓励人们生孩子,你生孩子,无论生几胎,政府全包下来。你不工作,孩子都有人养。日本设计一个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就是个老人社会,每5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老人。你看到来中国旅游的,成团成团的哇哩哇啦的都是老年人。1961年,日本即建立了全民性养老金架构。第一支柱由统一费率的基本养老金,即“国家年金”及与收入相关的职工养老保险构成,此两种方案均为“随收随付”制,日本养老金规模世界上最大,但是今天问题也不少情况日益恶化。俄国斯在普京上台之后,对负的生育水平,生育率太低问题下了最大的气力解决,生3个就是英雄母亲,生4个国家全包了。韩国这个政策,说白了,就是你啥也不用管了,只要你肯生孩子,政府就全部给你提供方便,泡菜辣椒是有的你吃。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计划生育的政策仍然是基本国策,据传有松动之可能,学界尚在探讨,其说不一。

有人说,中国生育率变得比较低了,对于我们曾经享受了30年劳动力非常丰沛的这种人力资源型的国家来说,低生育率可能带来某种不利,所以计划生育政策应该调整。但是另有一种声音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们少生了几亿人,如果我们现在不再执行这个政策,前面的成就将得而复失,计划生育40年功亏一篑。中国到目前为止,对于鼓励多生、不处罚超生这件事情,还没有具体的政策出台。

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世界列国,大概除印度、非洲一些国家以外,都遇到一样的问题,老人越来越多。

我今年55岁,算中老年,再过几年,我就是标准的老年人了。5年之后,我60岁,10年之后我就65岁,像我们这样的人,遍地都是,我们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那几年出生的,那时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医疗条件改善了,战乱没有了,食品增加了,全社会掀起热烈的建设高潮,我们出生那个时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生育率高峰。可是我们这代人生的孩子呢,由于实行了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孩子变少了,而老人相对变多了,及我们渐渐进入老年之后,整个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是必然的。

一个老龄化社会,要求国家必须拿出更多的钱来共养老使用。但是,养老的钱,说白了服从一个储蓄罐原理:如果存的不多,要大规模地拿出来用是不可能的。

现在世界各国都缺钱缺疯了,中国表面上看似乎还好一些,政府有钱啊,财政收入增加的比较快,老百姓银行存款很多,但是,考虑到国家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国家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城乡两级分化问题尚未解决,出现“国未富人先老“的状况,实际上麻烦更多危险更大。

从经济学原理上分析,假如我们为将来应对老人社会到来多存一点钱,未来的社会可能会好过一些,但是,如果国家的养老金提取率提高,银行的储蓄率就会下降,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弱,这是个两难推理。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好讲,但到具体问题上,平衡协调起来就很难。况且,养老保险的制度,中国有两套,老的制度与新的制度相互打架使得情况变得异常复杂。

养老金或者叫退休金、退休费,基本养老金,都是一个意思,它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所谓基础养老金,一般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来源于个人交纳的养老保险和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以及政府的财政投入。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84年开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更晚, 1997年,《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才开始在全国实行。

世界银行在1997年发表的题为《2020年的中国》的系列报告中建议中国政府用以下三个“支柱”来支撑老人群体,即首先为可能滑入贫困线以下的老人建立安全保障网;其次建立庞大,强制性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第三实行自愿储蓄。但是,至今为止,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一直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当然,世界银行不是我们的标准制定者,他的话可听,也可以不听。但是,我们自己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这是不正争的事实。韩国出台这样的政策,是应对韩国的实际情况出台的具体办法,灵验不灵验还不知道。中国将来怎么办,这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才是我们真正要关心的。

每一个家庭都忧虑未来全家养老的问题。

严格来说,中国整个国家的养老金制度,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边设计边施工的较低水平的运行阶段。全体公民“老有所养”还是一个有待艰苦努力之后才可能解决的问题,而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养老送终的顾虑和担心。

住房问题今天比较突出,大家讲的多些,就其对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性而言,养老问题一点也不亚于住房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包容性增长的全面实现,你难以设想,在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养老问题会解决的比较好。

现在,我们的孩子这代人,两人结婚了之后,上面有爸爸、妈妈、岳父、岳父4位大人,4位大人之上还有丈夫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妻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8位老大人,如果没有提前掉队的,整整齐齐8位白发长者列队端坐,加上前面4位,瞧这阵势,白发长者12个,整整一个野战部队标准班级建制。

12老人的白发班Vs小两口,你说愁不愁人?

过去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模式看来是不行了,老人太多孩子们养不过来是一回事,老人普遍长寿孩子们养不起是另外一回事。而全社会养老,需要国家拿出大笔钱来,中国13亿人口养老得多少钱?这个数字大得惊人。温家宝总理讲过,中国有13亿人口,再小的问题,乘上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那么,对每家来说,本来就是养老的大问题,乘上13亿,那该是一个多大的问题呀。

20101030日星期六贵阳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