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肉身的灵魂救赎
——读冷盈袖的《我不能够站得更高了》
辛泊平
在这个崇尚速度、张扬个性的时代,似乎所有的人都是必胜者,不论是怀抱利器还是身无分文,都可以在一种坐标中找到意义。人们鼓吹冲浪精神、弄潮胆识,就是不承认,在热热闹闹、风风火火的人生背后,还有一种植物一样的姿态,以谦卑之心聆听自然与生命的呼吸。其实,人生的一切都非永恒,永恒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虚构。然而,一旦虚构重叠,也便成了意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谓的路。从未有人见证过真正的永恒,但却知道永恒的高度。它有山的稳重和海的深邃,却缺乏人的体温。所以,冷盈袖才会那样战栗不安,因为,她说出了许多人不敢或者不愿说出的生命真相——“我不能站得更高了”。
是的,绝对的高度只能有一个,“高处不胜寒”;而相对的高度、个体的高度可以有更多。然而,它没有参考价值,它只能成为心灵的秘密。我们被挟裹着走向那条众人踏出的道路,一路前行,为了一个人们共同创造的巴别塔,不许左顾右盼,不许瞻前顾后,你必须心无旁骛、步伐矫健,才符合时代的要求,才符合当代人的节奏,否则就是落伍,就是大逆不道。然而,阅尽人为的意义迷雾,诗人最终选择忠实于自己的灵魂:“黄昏落下来,我们在其中变得模糊”。原以为我们可以抵达的清晰并未实现,恰恰相反,我们从简单的清晰一点点坠入模糊,最后面容暧昧,还有什么比这种现实与想像的反差更让人沮丧的事儿呢?然而,这就是现实的一种,生命的本质。
所以,冷盈袖才会继续说出“谁还会记得,草丛深处蹁跹的白蝶/人间的炊烟淡漠/请原谅,我不能够站得更高了”这样让人伤感的句子。我们曾经留恋的炊烟并不温暖,我们曾经陶醉的蝴蝶已经飞远,剩下的只有沉重的肉身在原地踏步。站得更高,只是海市蜃楼的一部分,是人类空空如也的虚妄。
一无所有之后,反而更加坚定,无从突围之后,反而更加从容。人生的悖论,但却从某种意义上完成了人生的某种意义。认识到生命的残缺与局限,冷盈袖无比决绝,迎着即将飞舞的雪花,和一切都要转身的荒凉,她期待那种“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尘埃落定,因为,她已经准备好:直面四顾苍茫,承受生命虚无;因为,她已经“怀揣必死的决心”,去颠覆那虚幻的永恒和人为的意义。这是一种放下肉身的灵魂救赎,是生命另一极的意义复苏。
读冷盈袖的诗,经常会读出镜像的感觉,朦胧、弥漫,江南的早春味道。而这首诗,却无比透亮,有北方深秋的凉意和清晰,是她诗歌中的另一极致。2010-10-29
附:我不能站得更高了
冷盈袖
已经不止一次
走上这条路
黄昏落下来,我们在其中变得模糊
谁还会记得,草丛深处蹁跹的白蝶
人间的炊烟淡漠
请原谅,我不能够站得更高了
当雪花就要迎面飞来
当一切就要转身
当尘埃就要落定
那些一直过去的东西
和我一样,怀揣必死的决心
201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