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的一系列影响


加息了,这句话简单干脆,其实这就是通胀的官方说法。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不可能加息一次就会使通胀止步的。但是,加息和通胀将继续上演一场车轮好戏,这场戏的直接代价就是全国一半以上的中下阶层的储蓄化为乌有。

一年以前,有关部门宣布管理“通胀预期”。管理了一年以后,通胀终成事实。管理成果令人欣喜。

回顾一下。2009年初,由于大放银根,股市和楼市逆世界危机之大势而暴涨,当时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必将导致通货膨胀。主流媒体的回应是:坚定不移的执行宽松政策。

2009年夏,多种蔬菜和粮食产品逆季节之势而大涨,很多人士认为通胀已经开始。主流媒体对此未予置评。

2009年国庆节之后,油气水电等多种资源宣布上涨,通胀信息已明显不过。主媒终于在年底之前表示应当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管理一年之后,结果已见。

一年以来,食品界的喜剧令人应接不暇,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各种菜品轮番登场,最后终于成了相声大会。

楼市里更是唱出了惊天动地的大戏—买楼、卖楼、拆楼、跳楼、二手楼大败一手楼;签约、毁约、自焚、他焚、为房事送掉多少命……这一年,一辈子的眼都开了。

这一年,钢筋混凝土和大蒜绿豆次第疯狂,满天飞舞,真是难忘的一幕。

按照传统的理解,通胀不是个好东西。

对于占人口最大多数的老百姓,收入的很大比例要用来购买食品,食品价格涨了30%,他们每日辛勤劳动换来的积蓄就不见了三分之一。这种损失,北京租房没有任何投资回报可以弥补。对中低收入人群来说,通胀就是赤裸裸的抢劫。

与此同时,富裕人士都在炒房,随着房价暴涨,他们的财富增加了数倍,他们的钱可以几倍的跑赢通胀。但如果不通胀,可能没这么好的收益。

所以,肯定也有一些人喜欢通胀,而且他们大多处于相当优势的地位。

优势地位的人群能量更大,他们令市面上不断涌现出各种“通胀有理”的理论武器,比如“温和通胀有利于经济”之类。成功人士的书籍和谈话,不断强化着类似思想。

最后,对通胀的传统理解已被扭曲。

很多捏着小钱梦想发财的中等阶层,追逐着投资家的理论,把钱永远的送进了股市,然后跟着投资家谴责ZF为何不继续发钱救市。回头发现买不起小菜的时候,已经不觉得肉疼。就这样,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对通胀的敏感,忽视了通胀对自己的伤害,实际上他们是在通胀中失去了一切的人。
09年离奇的股市在一年多之后,仍未能回到北京二手房当时的标杆指数。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人们以为中国在世界危机中第一个复苏,到头来却落在人后。真是起个大早,没赶上集。

然而房市依然坚挺,在调控的大棒之下涨涨停停,坚决不肯掉头向下。不知道是政策的棒子太软,还是楼市的根子太硬。总之,无奈叹息的还是百姓,买是买不起,炒更炒不起。微笑的人依然微笑,忧愁的人已经口眼歪斜。

回过头来看,其实加息只是一切的开始,后面的戏份更浓,让我们尽请期待吧。但是一定要告诉大家一个现实,那就是加息之后房价是不会跌的,而且物价还会涨,等物价涨完了,房价会跟着涨,然后物价再涨价,如此循环下去(自:刘子墨的房产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