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限购令后应加快供地速度
京、沪、深、穗四个房地产一线城市均已祭出“限购令”,与其他“组合拳”形成合力,使近期楼市迅速降温。
据新华社上海10月20日电 随着广州近日出台细则规定“户籍家庭和常住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住宅”,京、沪、深、穗四个房地产一线城市均已祭出“限购令”,与其他“组合拳”形成合力,使近期楼市迅速降温。
业内人士指出,楼市调控是长期“角力”。限购是短期措施,多管齐下对投机炒房行为进行抑制,应成为调控常态。此外,更重要的是解决供需矛盾,加快土地供应和住宅建设,满足基本居住需求。
楼市短期降温
“限购令”等一系列措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两天,基本没什么客户上门了。”上海中原地产闵行区“万科城市花园”门店一位业务员告诉记者,“一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外地购房者,干脆暂时放弃了。”上海中原地产对门店的抽样调查显示,相关细则出台后,二手房成交量在“十一”假期基础上再度下滑约20%,“不少门店又恢复到4月政策出台之初门可罗雀的萧条状况”。
数据表明了一线城市楼市的显著降温。比如,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信息显示,10月上旬北京二手房总成交量为1948套,比9月上旬下调了63.4%。根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的数据,虽然国庆期间当地楼市曾冲上363套的日成交量,但10月8日、9日和10日,日成交套数便分别回落至118套、53套和80套。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0月首周监测的35个城市中,有28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跌,最大的跌幅达到75%。不少城市还出现了签约购房者退房的情况。
价格目前尚没有出现大面积下跌的情形,但博弈的天平似乎正在倾斜,价格调整的预期也在强化。中原地产的业务员告诉记者:“虽然降价潮还没有出现,但房东‘跳价’的情况明显减少,一些买房者则开始砍价。”某房企在上海中环线内有一批新房源将在10月下旬推出,该房企销售负责人说:“届时,如果市场形势不好,而集团总部调整销售目标的话,不排除降价销售的可能。”
知名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近期预测,鉴于很多开发商的财务和流动性状况处于合理水平,故维持对房地产业稳定的短期展望;但“未来12个月内,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可能面临主要城市房价再下降多达10%的局面”。
供应亟待增加
限购的“应急性”显而易见,一些业内人士对其“短期性”有充分认识。比如,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认为:“限购政策可以解决市场短期的供求关系问题,但不能解决长期的需求满足问题。”
“应以‘限购’为契机,进一步研究落实持续调控的具体手段。比如,通过信贷、税收等手段对投资性需求进行持续控制,对投机炒房进行持续抑制等。”嘉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谷文胜说。
“楼市调控更需要解决土地和住宅有效供应不足的问题。”陈晟提醒,一旦“限购”终止、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而后续的供应无法满足,则房价又会面临上涨压力。
但增加供应、稳定预期的形势依然严峻。以土地为例,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一线城市中仅上海和广州的供应量超过去年同期。10个重点城市中,一半城市的供应量尚不及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深圳、杭州等地供应量同比减少更是超过20%。要完成全年供地任务,形势不容乐观。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杨红旭说:“各地必须加快供地速度,尤其是房价较高、供应紧张的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从而抑制房价、地价上涨。”
陈晟说:“调控最关键的任务是:拉住高价房的缰绳,同时加快普通商品房、保障房的推出,逐步实现市场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