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卓达卓达山东项目战略一开始就赢在终点线上?(上)
——卓达总裁杨卓舒接受媒体记者访谈(摘要)
(NO:578)
中央启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之前,卓达集团就已开始了山东大型项目群的开发。日前,河北电视台等媒体就卓达山东项目发展战略的开发背景及发展前景等问题采访卓达总裁杨卓舒。以下是访谈内容的摘要。
记者:杨总,您认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卓达的三大产业板块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将有着怎样的开发理念,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杨总:这个蓝色半岛经济区是胡锦涛总书记今年4 月份提出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构想,它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在我国21 世纪经济结构中,在今后国家新经济增长点中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之所以说它极为重要是因为:
第一,80 年代初我国有深圳作为大特区,它不仅成为一个示范区、一个窗口,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而且深圳的模式、深圳的精神、深圳的速度对全国起了极大的精神鼓舞作用,它提供了一个模型。从经济增长角度看,深圳的增长速度、增长量在广东、在全国也是排第一的。那么,在90 年代我国又适时地提出浦东开发,21 世纪之初又启动了滨海新区开发。而这一次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其规模和总量比深圳、浦东、滨海新区三个特区的总量还要大,这是它第一个重要之处。
第二,它的国际区位尤为重要。它直接面对东北亚,也就是面对亚洲四小龙中的——日本和韩国,特别是在亚洲、在东北亚,这里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是我们的第一站,是一个紧密的经济协作体。蓝色半岛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对于和日韩结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对于优势互补将是个巨大的平台。
第三,我国有着1.8 万公里的海岸线,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但是这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概念是指我国的陆地面积,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里面,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地方是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的,而更丰富的资源、更重要的开发应该是在蓝色国土上,那就是海洋。总书记这次提出来蓝色半岛经济区,目的非常明确,
应该是在蓝色国土上,那就是海洋。总书记这次提出来蓝色半岛经济区,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以胶东半岛陆地经济做依托,要面向黄渤海,甚至包括东海,开发蓝色国土,向蓝色海洋要国土,要资源,要发展空间,要生存空间。而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一个经济行为,它也关系到国家蓝色领土的安全问题。因为除了12 海里领海、200 海里的海洋经济专属区,如果我们不能够有效地加以开发使用,那么其他国家就要加以开发使用,所以这也有一个海洋资源再分配、再获取的问题。大家知道,海洋蕴藏着的丰富资源,据目前已探明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不弱于大陆,而海洋的开发要求以高科技作依托,因此它的产业模式、产业结构、产业增长点将是高起步的,效益也将是巨大的。因此可以说,21世纪继滨海新区之后又一个规模宏大的经济大特区在胶东半岛,在我们所开发的文登南海已然起步了,它的前景是无限的。海港对整个蓝色半岛经济区将起着火车头、推进器的动力作用
记者:那么卓达在文登张家埠建设30 万吨级的海港,它对整个南海新区以及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将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杨总:蓝色半岛经济区犹如当年深圳的蛇口、浦东新区的陆家嘴、天津滨海新区的塘沽,它都需要有个核心区、起步区,也需要有个坐标原点。而我们卓达所建的卓达张家埠30万吨大港正是蓝色半岛经济区的起步区,也是它的坐标原点所在地。大家知道,在世界各国发展史上,凡是临海的,而海洋又被通过海港有效加以使用的国家都是早期发展起来的第一批先进国家。一个海港、一个大型海港,兴一座城市,兴一片产业、一系列产业,从而兴盛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在世界历史上屡见不鲜。卓达建这30 万吨大港,尽管不是全国唯一的,但是有一点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它有着空阔的腹地,有着庞大的发展空间。
不论是青岛港、大连港、连云港、上海港、宁波港这些重大的港口,尽管吨位都是在20万—30万吨之间,但是由于它早期开发建设,都已经被包在了城市中间,因此,它缺乏的是开发腹地,而我们所造的30万吨的张家埠大港,它身后有着10多万亩待开发土地,而这些土地由于早期是沿海滩涂,当地政府非常富有远见地把它变为建设用地。第二,由于这里是浅滩,退潮两公里以后,人们一直可以穿着布鞋走向两公里外的小岛。也就是说这里有着非常良好的填海造田的条件,成本相对很低,造田来得很快。我们伴随着30万吨大港的建设,将离岸20公里,在这20公里范围内我们将填出来20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一座300万人口城市的用地量,在这上面将布置冶金工业园区、海港特大物流区、海港特种产业区等。所以这个海港对整个蓝色半岛经济区将起着火车头、推进器的动力作用。
记 者:我们看到卓达香水海新城市提出要建设中国第一、国际一流的滨海新城,请问香水海新城市的建设标准是什么?
杨 总:中国第一、世界有名,这不是自诩的,它是由一系列过硬的指标来表达的。比如说我们从居住的城市概念来说,教育,那就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它的设施在城市人口配比中总量是多少,人均量是多少。比如说大学,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应该有多少所大学,在校的大学生不能少于30万,就是在这个城市中,使城市十分之一的人口是在校的大学生。再比如说医疗卫生,全体城市公民所拥有的护士、医生、主任医师、高级专家的比例,所拥有的病床、病房、医院的比例,特种医院、防疫系统、卫生系统的比例。再比如说文化,人均拥有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等比例,它是通过一系列硬指标来表达的。我们按照国际最先进城市的标准来进行设计,所以说这个设计方案在联合国评比未来城市榜样的时候,它已经获了金奖,我们最近就将派人到国际上领取这个大奖,它是未来城市的榜样,而不是对现有城市的改造、补建、完善。
这个城市是这样一个起点、一个标准,于是这个城市又为整个蓝色半岛经济区人才前来安家置业、为各种各样的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准金融业、重工产业、轻工产业、高科技、文化产业等向这里聚集提供了最可靠、最优质的生活保障,这是我们要造中国第一、国际有名的这样一座城市的目的所在。
记 者:山东省制造业多年来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在承接日本、韩国的产业转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请问开发建设中国先进技术装备园对山东省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有着怎样的推动作用?
杨 总:先进技术装备园是由我们卓达和中国工业机械联合会(即原来国家的老一机部)共同合作打造的,老一机部在国务院体制改革的时候,为了减少部委机关,实现行业管理,参照国际惯例,所以把它变成了中国机械联合会,简称中机联。因此说这个装备园是个国家的示范区,也就是说国家在产业政策制订上,达不到这个标准,今后就不允许再发展了。你用了“承接”这个词,山东有着丰厚的基础,而日韩制造业非常发达,它正在向外输出,因为制造业毕竟属于比较粗糙的产业(用我们通俗的话说),毕竟技术含量还不是最高的。比如说韩国,它正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它的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6%,而日本已经达到了20%,美国达到了27%,所以它把它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而对我们来说呢,我们的起点是低的,我们为了和国际上能对轨,特别是和日韩,因此才搞了这样一个机械园区,也就是说那种粗放的、低质量的、重复的、简单的、高能耗的、易污染的这些机械制造业,从此就不给它通行证了,这是建这个机械园区的第一个要点。
第二,有了这样一个机械园区,将更有力地整合山东制造业的优势。山东是制造业的大省,也是个强省,我们这个制造业装备园区是国家的示范园区,起点非常高,所以对于蓝色半岛经济区里发展制造业,它是一个示范区,是一个大的聚集区,因此它的作用将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