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万象:准房奴难圆“潇洒梦”!
文/管益忻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有几人能看透,红尘滚滚痴痴情深聚散总有时,留一半清楚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
《潇洒走一回》歌词中所倡导的是那种“过上一把瘾,死了都甘心”的勇敢与无畏。回头看看那些在1986年左右以1200元/平方米的“天价”购房的人,想必也都抱着“买就买,谁怕谁”的赌徒心理。对于贷款买房的人,当有人问起“你能不能肯定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间不生病,不失业”等问题时,或许,谁都不能对其给予肯定性的答复。只是,近年来中国房价这种猛涨不跌的现实,让很多贷款买房子的人变成了有产阶级,也让那些犹豫之间没有买房的人痛失先机,后悔不已。
但是,那些没有买房的人之所以后悔莫及,是建立在房价只涨不跌这样的逻辑基础上。我们不能肯定自己将来不会失业,同样,我们也不能肯定未来的房价只会涨不会跌,只是总结近年的房价走势,并结合物价贬值的经济现状,便得出日后的房价只能涨不会跌的趋势性判断。在这一普遍性判断的基础上,有很多需要买房子的人,都不惜押上自己日后二、三十年的预期收入,甚至多方筹款付首付来买房子。
遗憾的是,近期国务院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及其部分城市颁发的限购令,给准房奴们的购房行为立起了更高的门槛儿:购买首套房最低首付由二成提高至三成;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公积金贷款首付不得低于三成,等等相关政策的实施,使得部分购房者的“冒险”行动被迫中止——新政提高了首付比例,因为交不起首付被迫放弃买房。至此,那些豁出一切去买房,誓要“潇洒走一回”的“潇洒一族”,其潇洒一梦终成空!
或许,正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日前对媒体发表的看法所言,购房本身是一种把家庭的货币资产转变成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为(这种固定资产投资是兼顾了住房的保障功能的)。如果购房这种投资行为利用了银行贷款,那么就是动用了银行杠杆来放大投资能力。这种购房投资存在三重风险:其一,未来收入水平与工作是否稳定的风险;其二,交易成本较高,变现较难的风险;其三,利率上升或房价下跌的风险。
对于那些掺杂着“博一把”心理的购房行为,我们必须要清楚自己所押的“宝”,到底是不是自己能够输得起的。赌,总是有输有赢,但很多人往往是赢得起却输不起,所以,别押自己输不起的“宝”;潮,总是有涨有退,潮退之际别让自己成为“裸泳者”;潇洒是一种美,但美也得美实在,否则就成了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