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执行是基调,房价还得悠着点
9.29政策出来后,有媒体采访,问我对下半年主要是接下来楼市的看法,在新政没出来时我都提到“若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如何”,因为政策的变化不敢随便预测,而楼市又是个政策市,不是完全市场行为的商品房市场。现在新政出来,我想表明的观点是: 今年楼市注定是调控年,调控执行是基调,房价还得悠着点。适当压一压火候,是长治久安的需要。
尽管个人认为9.29政策,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新政,是一个对四月份新国十条的落实和细化。首付三成和限制三套房贷早已作用于杭州楼市,所谓的新政,实际是个实施细则,都围绕一个目的——“遏制房价快速上涨”。在各地方政府迟迟不出台楼市新政实施细则的前提下,中央部委来立规矩定细则了,这也可见政策执行到位的难度。
为什么四月份以来这么多调控出台,所谓“史上最严厉的调控”,为何还压不住楼市行情的“出轨”呢?
笔者以为,在国家紧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压下,现阶段促使人们买房的最大动机不是单纯的投资行为,而是日益显现的通胀预期下的保值置业行为,与去年相比,大众对楼市未来投资回报率的预期大大下降。
从“豆你玩”、“姜你军”到银行的负利率,通胀已成为现实,并愈演愈烈,大多数物品的价格上扬已经促使物价的普遍上涨。由于投资渠道狭隘,除了买房买黄金,似乎没有更好的保值通道可以选择。在通胀真老虎的威胁下,人们被迫选择买房。正是有了投资利润预期的下降,最近更多的人选择入市, “只要不贬值”的期望迫使成交放大。如果房产税的推行力度不够大,很可能还抵不过通胀这只真老虎。
但如果房产税大力推进,物业的持有成本大增,并超过投资保值的预期,那么会有助于市场的预期回归。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次政策出台,严格说来还是以往的政策执行未到位。廉租房和保障房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地方政府实施力度不够,导致千军万马都挤向商品房,老百姓普遍恐慌和怨声载道,也加大对楼市的不和谐音。
在成交火爆,房价又有上升迹象的九月底,出台这样的实施细则,无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国家调控坚决、强调执行的态度。不能小看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真的要实施起来,楼市说调整就会调整。而且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需求市场,并影响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