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秋赏月要不要收门票?
------ 多亏月亮上没有景区管委会 魏雅华
今年中秋,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是赏月不收门票。可明年中秋,赏月收不收门票便不好说了。要不了多久,中国人便要实施登月计划了。
2010年国庆七天长假,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己经非常之贵的中国旅游景点,涨价一浪高过一浪。尽管民情国情舆情对此恶评如潮,尽管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在内的国家最权威的媒体一致遣责,网上民众的批评更是拍砖如雨,痛心疾首,激愤之声不绝于耳,但旅游景点票价仍在照涨不误。
每每听到中国的哪个景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遗产,带给我们的不是喜悦,而是诀别。它不再属于中国大众了,因为紧随其后的便是门票票价的暴涨。
备受关注的世界文化遗产“三孔”门票价格,今年6月悍然宣布涨价,调整后的门票价格将在6个月后执行。即年内便要涨价了。
据山东省物价局发布的公告,孔庙(含孔子故宅)门票价格调整为每张110元,(己超过了故宫,但愿故宫不要听音涨价。)孔府75元,孔林50元,三个景点的联票价格每张185元,分别上涨20元、15元、10元和35元。涨幅高达25%。
对此,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山东省物价局有权批准国家级的世界文化遗产“三孔”门票价格涨价吗?
对于名山大川旅游景点门票涨价的问题,有位己退休的旅游景点“管委会”主任(他也只会在退休后才敢这么)忧心忡忡地对媒体说,中国所有的法典中,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授权,可以将名山大川的收入,纳入地方财政的口袋。既然如此,地方政府有权批准名山大川旅游景点门票涨价吗?
未经授权的权力合法吗?
旅游门票涨价的审批程序是这样一个流程:
先由景点管委会提出申请,再由市物价局召集召开听证会,然后报市政府批准,该流程即告完成。
你仔细解剖一下这样一个决策审批的全流程,你就会明白,旅游门票涨价的审批多么容易,是如何地形同虚设。因为在这个流程中起决定作用的部门,全是门票涨价的受益方。既没有涨价的受害方,也没有可以仲裁的第三方参予。
“管委会”自不必说了,门票涨价的所得收益相当一部分,是进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所以地方政府也是门票涨价的直接受益人。这就是中国旅游景点门票涨势如潮的驱动力。
让他们来审批,荒唐不荒唐?
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的风景名胜是谁的?谁瓜分了中国的风景名胜? 中国的风景名胜成了谁的私有财产? 中国的风景名胜还是中国老百姓的吗? 中国的老百姓对中国的风景名胜还拥有财产权、管理权、处分权吗?
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是,中国的风景名胜己经被瓜分殆尽,中国的风景名胜都己属于被称作“管委会”的那些人,那个小团体,那些人,那些占山为王的山大王。甚至被转包给了私人,这个小团体与现在很流行的“公司”、也许以后还会改造成“股份制公司”,看不出有什么两样。似乎没有了老百姓的什么事儿。
弄清它的产权归属对于我们很重要,这就像我们为住房付费一样,如果产权是他的,我们使用该房产便要向他付租金,可如果产权是我的,我们首先对物业公司拥有选择权,主仆地位泾渭分明,谁听谁的不容置疑。他来为我服务,我只要向他支付物业费就可以了,两者不但性质不同,收费金额也有天地之别。
2005年,公园都还给公民了,该将中国的风景名胜也如公园一般,还给中国的老百姓,如此这般答复要涨价的旅游景点,让他们再狂。
将我们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与世界各国风景名胜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作一横向比较,你就会发现,中国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门票价格首先是陷入了私有化的泥潭,成了少数人谋取暴利的工具,其次是,它的价格不提价便己太高太高。
理论上的混乱导致了价格决策上的混乱。
现在就剩下月亮景区没收门票了。多亏月亮上没设景区管委会,这话不敢大声儿说,当心点儿,说不定,话音没落,筹委会的大印己经刻好了。
明年中秋节,赏月收不收门票?谁能告诉我。
明年中秋赏月要不要收门票?
评论
编辑推荐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