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战,不进则退


    至今,我都记得2005年带领报社游泳队参加市里比赛时的情景和教训——

    当时在参加比赛之前,我们先搞了一个选拔赛,专比100米自由泳,李萌同学第一,1分20秒,肌肉男晓溪第二,1分21秒,我第3,成绩是1分23秒。这个距离类似田径中的400米,属于比较难游的,但是1分25秒以内的成绩在业余运动员中已经算很优秀的了;而我们还有个美女杨,也属于练过一阵子游泳的,在女子里也很出色。

    对于我们最看重的4*100米接力来说,这个阵容已经足够豪华了(接力要求三男一女)。所以我们一直觉得自己会轻松拿下冠军特别是接力冠军,这毕竟是个集体项目。没想到我们大热倒灶,具体结果参见2005年我的一篇BLOG,《血战泳池》。

    那次的失败让我体会到三点,一,永远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高;二,永远不要把别人想得太低。三,比赛场上真是什么都会发生的。

    转眼5年过去,新的一届团市委系统运动会又开始了,同样100米自由泳,同样的组别设置,同样的接力配备。我依然还记得北京青年宫那个让我们崩溃的女运动员的名字,前几天开领队会的时候看了看秩序册,发现她依然在列,他们的领队也依然认为他们将轻松拿到冠军。

    篮球比赛的时候,一个哥们忽然告诉我,报社网站有个体育编辑是以前的游泳冠军。我问叫啥名啊。他说“扈晓雯”。我一愣,说是不是已经退役很多年了。他说应该是。我对这个名字有印象,那时候大学一直在校队练游泳,1992-2000年间大小游泳比赛的转播不知道看了多少,这个名字差不多就是那时候冒出来的,好像也拿过世界冠军,跟陈妍、吴艳艳差不多是一拨人。

    后来上网一查,发现人家远比我记得的厉害,不仅得过世界冠军,还在1998年打破过短池100米混合泳世界纪录。她退役后一直在做体育记者、编辑工作,在网易和京华都工作过,去年来了我们报社工作。

    电话打给她,问她有兴趣参加报社游泳比赛没。她很爽快地说好啊。得,这下女子这棒解决了,三男一女的接力基本就在比女子水平,就算扈晓雯同学退役多年,跟业余游泳运动员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啊……

    今天是比赛日,按年龄分为男子中年、青年,女子中年、青年四个组别。一去我就看见了青年宫那个当年国家花样游泳队退役选手,当时就惊了一下,比5年前看着怎么胖了那么多?

    但是失败的教训还在眼前,我们还是不敢大意,认真地做好准备活动,下水热身。

    单项比赛很顺利,我们顺利拿到男子中年组、青年组冠军,等到女子中年组比赛时,花游姐姐下水了,她一下水我就很意外,这……这速度已经完全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水平了……

    5年前比赛的时候,男子青年组我们得到1、3、5,他们得到2、4、6名,接力男子都差不多,但是这次我们接力三个男子队员中有两个是中年、青年冠军,他们的男子已经全面退出竞争,前几名里就没他们的人。

    等到接力的时候,就更悬殊了,李萌、小船、我三个人游完我们队就已经遥遥领先,我游了1分26秒,比5年前退了1秒,触壁的时候对方的第三名队员还没游完50米。第四棒的扈晓雯下水后,根本不用自由泳,直接仰泳,这时候就能看出专业和业余的区别了,她那么瘦小的体格,但是划水效率极高,很快就到了终点。

     她快触壁的时候,因为其他三个队的第四名选手都没下水呢,一旁的计时员回头问我,你们的第四棒呢?我说我们已经游完了,他这才反应过来。

     最后我们的总成绩6分03秒。比5年前的6分12秒提高了9秒,轻松拿到了这个冠军。而这些年一直被我们当成主要对手的青年宫成绩却大幅度退步,只有7分37秒,5年前他们是6分10秒。5年前单项中以1分22秒PK掉男子冠军李萌的花游姐姐,最终的成绩是1分32秒99,退步10秒多;当年1分43秒的美女杨,成绩却是1分34秒,提高了9秒,也就是说,就算扈晓雯不上场,凭我们5年前的原班阵容,一样能获得冠军。

     李萌今天单项夺冠成绩是1分21秒,比2年前进步2秒,单项同样夺冠的小船是本届比赛的最大黑马,这个5年前游了75米就累得站在水池里喘了半天气的家伙,经过5年苦练,已经从没成绩一举冲到了1分22秒……我们队的每个人都在进步或者保持在相当水准上(这个或者专指退步1秒的刀少,嘿嘿),但是对方却退步那么多,不不进则退真是PK场上的不二法则。

    当然,本届比赛的全场总冠军再度属于女子,扈晓雯同学在单项中100米自由泳成绩是1分13秒,这还是她根本没冲刺的水平……

     莫问哥的单项成绩……由于久疏阵仗,一下水哥的眼镜就进了水,整个100米就在跟那眼镜较劲了,后来干脆拉下泳镜游,最后……勇夺第四。 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