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欣赏、共剖析


  奇文共欣赏、共剖析

     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以三名县官免职告一段落(虽然舆论并未认可免职,一是防易地做官,二是应该撤职而不是免职,三是没指出被免职的责任),近日,宜黄县政府一位 官员投书财新网,对强拆自焚事件进行分析和梳理。他的文章反映了宜黄政府和官员的观点,形成与媒体的一种对抗性,与民生挑战性,具有一定的欣赏、剖析价值,值得深度关注。

    一是为处理三名县官等责任人鸣不平,为今后的异地任职作些舖垫。说“不是因此就说处理相关责任人不对”。

      二是为自己找理由缓解舆论压力。称被拆迁户是“想靠政府征地实现一夜暴富,人心不足蛇吞象”,政府为实施地方发展战略,强拆更在所难免,或者说不得已为之”。

     三是发泄对媒体的不满,说什么“对于因不满政府强拆而聚集起来的、愈来愈强大的负面力量(尤其有记者加入 其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是混淆视听,把强拆和发展对立起来,大喊“没有强拆就没有我国的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就没有一个个“崭新的中 国”,是不是因此可以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五是绝口不提对事件受害人同情与理解,为继续强拆、血拆埋下了伏笔,给社会、给党群关系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新闻链接:



 宜黄官员分析拆迁事件: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作者: 综合

  2010-10-12 16:58:52

   来源:infzm.com

  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舆论并未完全平息。近日,宜黄县政府一位 官员投书财新网,对强拆自焚事件进行分析和梳理。财新网表示,他的文章反映了基层政府和官员的一些看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本网选择原文中对于为什么进行强拆的原因分析进行摘编刊登。

  透视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摘编)

  强拆,无奈的选择

  强拆并非地方政府所愿。这里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就是发展成本的问题。中 西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落后至少二十年,中西地区财政困难,又普遍存在冗官、冗员、冗费等问题, “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十分突出。搞城市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拆迁,如果迁就被拆迁户的利益诉求,大幅度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政府肯定吃不消。而与此同时, 被高涨的地价和房价吊足了胃口的农民,做梦都想依靠政府征地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在种情况,要政府与被拆迁户就补尝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说难以上青天, 于是被征地户、被拆迁户越级上访告状便成为常态。而地方政府为实施地方发展战略,强拆更在所难免,或者说不得已为之,否则,一切发展免谈。

  宜黄县的拆迁补尝标准应当说还不算低,尤其是近年的补偿标准提高了不少,相对周边的临川区等地算是高的,一般都远高于市场平均价。 其实拆迁户应当也是城市化建设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如果政府不开发,你地皮、房子有那么值钱么?怎无奈,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谁的心会满足呢,正如古人云: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强拆容易出问题这是肯定的,但政府不能因为容易出问题就放弃不做。因此,剩下的就只是问题出的大小和是否可控,而会不会出大事、出了大事是不是控制得住,实在说,就要靠运气了。这次宜黄强拆出事,显然与以往强拆一般较为顺利有关,因 此在对钟家实施强拆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过于乐观,现场处置也存在一些疏漏,同时,对于因不满政府强拆而聚集起来的、愈来愈强大的负面力量(尤其有记者加入 其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件事发生在宜黄,但强拆问题全国普遍存在,因此,从某个角度看,是不是可以说,宜黄事件是我国城市化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牺牲 品,笔者不敢妄下此结论。当然不是因此就说处理相关责任人不对,面对全国各地愈来愈猛烈的强拆风暴和由此引发的大量被征地农民的维权抗争事件,高层出手杀 一儆百大概是必要的。

  当大家都在对强拆政策口诛笔伐的时候,似乎大家都罔顾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强拆政策的受益者,君不见,当您安住在宽敞舒适房子里、当您行走在宽阔明亮的大街上,当记者住在高级宾馆挥笔写就痛斥强拆政策文章的时 候,您是否想过,您脚下的土地可能就是政府用强拆手段征来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我国的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就没有一个个“崭新的中 国”,是不是因此可以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