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地看到有一位叫小月月的人莫名其妙地突然蹿红于网络,今天看到有以下这样的一个贴子。全文如下:
国庆回来,听人说小月月火了,俺刚到天涯速阅,点击近3000万,回帖都是疯狂马克。从回家吃饭到小月月,炒作推手已随处而见,且技巧越来越高,深谙网络热炒之道。虚构的情节,三俗的语言,扭曲bt的媚俗恶搞心态……小月月蹿红,不是洗具是杯具。又一集体化社会心态的审丑大曝光。
难怪在小月月刚刚出现的同时,立即招来有良知的人的抨击:“当下的网络,恐怕再没一个热词,能和“小月月”相提并论了。继芙蓉姐姐、凤姐之后,“小月月”达到新的顶峰,她将没品位、恶俗、矫揉造作、物质主义如此集大成地凝聚一身,无怪乎网友们纷纷质疑——这样的极品,只能是写手制造。但,这并不妨碍“小月月”迅速蹿红,在网民的追捧下,她已荣升“月神教主”……”
我想,在人人皆知的大是大非、善恶美丑面前,大家还是有着最基本的判断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位小月月如此疯狂地成为关注的焦点呢?这其中应该不仅仅因为恶搞,或许还有着其他什么原因。
我分析,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如此极俗之事,其中至少应该有三个因素:
1.现在的人、现在的事,已经给国人带来太多太多的无奈--无政府,无道德,无良心,无美丑;厌恶官家,恶犬肆虐,百姓屡屡遭欺,一次次血的教训竟然换不来警醒;机关变成了虫窝,职权成就了杀人犯,地位带来了无法控制的黑社会,小人和毫无羞耻的人当上了单位的一把手(正厅级干部),等等等等。国人只能绕道而行,借一点过激行为,扬一些自己的闲名;
2.只是恶搞。也许已经换不来什么经济利益,甚至已经和本身的道德观无关。网虫们太有时间了,特别是更加容易受到别人的诱惑和鼓励。有人说:“小月月的出现,是一个警号,如果我们一再忽视这样的警号,我们的道德水准,真有遭遇危险的可能了。”我以为,即使这位小月月不出现,难道中国的某些人的道德水准就没有问题吗?因此我猜想,这一次或许只是恶搞。
3.果真是大众的审美疲劳了吗?有人说:在美的包装下,总藏着太多可怕的东西,随着受骗经历的增多,人们自然会对所谓的美产生厌恶感,换言之,不怕美,而是怕以美的名义“忽悠”。君不见,太多的信誓旦旦,背后却是邪恶与专断,太多的慷慨激昂,总掩护着麻木与血腥,烟花、掌声、口号、塑像……哪个又没掺入过欺骗、掠夺与贪婪呢?畸形的人工建筑,大款身边的美女,这是一个充满整容、丰胸、处女膜修补术的世界,好容易有部影片宣扬“纯爱”,导演又不那么单纯……氛围如此,叫人怎能不审丑?我认为,不是大众的审美疲劳造成了现在诸多的怪现象,而是大众常常得不到美的召唤,生活中看不到能够激发出审美欲的现在,从顶头上司身上,从普通党员身上,从评得了先进的人物的身上,真的无法获得丝毫美的享受,于是人们的审美点开始发生扭曲。
中国,你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