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由本义引申出的新义
如“补课”,本义是补习功课,本来是教育教学上的术语,现在引申为“没有参加某种活动,或活动进行得不彻底,事后补行”,如“三讲补课”。
“小动作”本义是指学生课堂听讲精神不集中,在底下搞些小活动,现在引申成“在背后散布不利团结的言论,采取不磊落的行动”。
“舌头”原义是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后引申为“能提供情况的俘虏”,如“捉个舌头”。
五、本义通过比喻产生新义 如“婆婆”原指丈夫的母亲,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婆婆”有独断专行的色彩。近年来,有人管对下面瞎指挥和不明智、不民主的顶头上司叫“婆婆”,用于比喻义的“婆婆”具有新词的性质;“洗礼”本义是指“基督教接受人入教时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用它比喻经受严峻考验,如“战斗的洗礼”,这种修辞的意义,逐渐固定下来,便成了“洗礼”的比喻义;“试验田”本义为摸索高产经验而经营的田地,它新生的比喻义是指“任何岗位上,为创造新的经验所作的试验性工作”;此外还有“打摆子政策”(喻指政策的变化无常);“候鸟型人才”(喻指根据某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聘用,完成项目后去留自由的人才);“豆腐渣工程”(喻指劣质工程);“蜻蜓干部”(喻指到基层后不真正联系群众、不深入调查研究的干部);“上马”比喻开始某项重大的工作或工程;“松绑”比喻解除束缚,放宽限制;“脱钩”比喻脱离原有的隶属关系;“开绿灯”比喻允许对方顺利行动或发展;“一刀切”比喻不管客观情况是否变化仍用同一种方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