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20年与20年=1天(三)


1天=20年与20年=1天(三)
看过昨天的博客的朋友一直为人家马炳勋送给我的三十斤全国通用粮票的结局感到惋惜。
其实,我何尝不惋惜呢。
您想啊,当时那粮票作废也就作废了吧,但我一个学历史的人,怎么着也应该知道,从此以后,那可就是文物了啊,无论如何也应该留着不是?
可当时的我,真的没有这么想,能把日子过好了就很不容易了,还想着历史文物的事情?
再说,后来我们家,作废的还不止这些呢,我们夫妻二人,自从1988年就把所有的钱和粮票都放在了一起使用,这到了粮票真的作废的那1993年年初,这足足五年多啊。
五年多的时间里,每个月六十斤,每年七百二十斤,也接近四千斤粮票呢。
那个时侯的我们,那叫一个省吃俭用啊,最后足足省下来一千多斤啊。
结果,转眼之间,都作废了。
我还能留着它?历史?能记录下这些么?
看着它们,我就会从心底里想起想当年的那些苦难的日子——想一想,当时的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啊!
那个时侯的我们,在不间断的省吃俭用之下,刚刚把结婚时欠着人家的帐还清之后,新添了一台电视机和一辆自行车——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我们,可真的离脱贫还早着呢。
说到省吃俭用,我还真的是有资格的。
钱是一分一分的省下来的。我们从来不在大街上买主食——只到粮店里面卖生的米面,主食一律自己加工——这可以省下很多很多的钱的;副食嘛,尽量从岳父岳母家里拿——反正都是自己开的荒地,想种点什么就种点什么呗。
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位理财专家说:你得想着怎么挣钱,不能老想着怎么省钱。
多新鲜啊。当初的我,哪里去想着挣钱啊?从学生那里?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只有国家划拨的那点儿可怜兮兮的工资啦!
怎么想着挣钱?是上课的时候总想着怎么挣钱?还是下了课后搞个第二产业?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开张?那样的话,您还敢把孩子交到我们学校的老师手里么?那样的话,您还能认识今天的我么?
不过,话说回来。这家通过日子啊,节流是一方面,开源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
现在的问题在于:怎么样才能既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还不耽误学生呢?
咱那,还是那句老话——明儿再说了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