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


 

 

 

20041129我写过一组文章《校本课程<提高科学素养>,这一组文章共八篇,其中有一篇名为《对科学素养的基本认识》,文中提到“‘九五’期间上海实施了科普‘四个一’工程,其中一项就是在社区创建科普村。事实证明,科不科普大不一样,科普村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为9.4%,比同年上海公众达标率高出一倍。”近日从上海科技报(2009923)上读到:“市科协日前公布市第八次上海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调查显示,14.4%的上海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2005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

什么是科学素养?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科学素养运用科学基本观点理解自然界并能做出相应决定的能力。科学素养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做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由此可知:科学素养可以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也可以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概括。

一个国家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实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民族的科学素养水平也可以充分反映这个民族的民族综合能力的水平,一个地区的民众科学素养水平肯定能够充分反映这个地区民众的综合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怎样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我觉得应该从底下几方面做出踏实的努力:1.多多接触传媒。信息的重要传播是通过传媒,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都是传媒的载体,多多接触传媒就能有效地提高科学素养水平;2. 阅读专业书籍。专业书籍是各种科学门类的各自研究成果、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等等的独立出版物都是专业书籍,阅读这些专业书籍可以对书籍所属的科学门类具有更加深刻、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3.经常口头运用。读过以后要经常运用,其中有一种重要的运用就是口头运用,对于常用的一些科学名词的内涵要能够用精确并简练的语言表述,对于一些近期流行的科学概念要能够选准确切的事例进行生动而贴切的解说,要让自己在表述和解说中不断加深对常用的一些科学名词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4.指导生活实践。对于一些近期流行的科学概念和常用的一些科学名词的内涵有了初步掌握后,除了多对人宣传,还要用其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科学素养是用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它不是一种摆设,用来装饰门面,把玩把玩。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要让自己的科学素养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发生作用,要用其指导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5.提高工作水平。在运用高素质的科学素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的同时,更加重要的是要运用高水平的科学素养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应该运用自己对一些近期流行的科学概念和常用的一些科学名词的内涵的认知和理解,审视自己的工作过程、程序、目标、环境、范围、边界、影响和关联,要考虑运用新的科学概念和新的科学知识对原来的过程予以调整,对原来的程序作出修改,对原来的目标进行提高,对原来的环境进行适当的变更。6.提高专业水平。科学有许多门类,对自己职业所涉及的科学门类和生活所涉及的科学门类都是和自己的专业十分接近的科学门类,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对于这些科学门类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科学发展要十分关注,要迅速地接受有关这些科学门类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科学发展的讯息,并且及时学习,及时研究,了解动态,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服务。7.培养敏锐感觉。培养敏锐感觉对于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周边事周边物要能最快地感觉它的存在和变化,对自己职业所涉及的科学门类和生活所涉及的科学门类的存在和发展要十分敏感,对当前热点科学消息以及这些内容对自己的关系和作用要迅速作出有效的估计、检测和认定。8.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它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最佳的方法,运用科学思维就可以在思维中掌握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和各种事物之间的互相关联性,个体只需对某几件事物作深入的探讨,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一点可以辐射一个巨大的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