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撤除全国普通公路收费站乃大势所趋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新年第一天,不少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省34个政府还贷的二级公路收费站在去年最后一天全部撤销,对此感到很高兴,但从珠三角交通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力度还不够,建议省政府撤销珠三角地区所有普通公路收费站,减少高速公路收费站。有省人大代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英还表示:“高速公路也可采取政府回购的方式。”他认为,珠三角地区出行成本过高已经对区域投资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例如,一个港商从深圳将工厂迁到怀集,一个集装箱的运输成本就要增加2000元,这极大地影响了广东的产业转移。此外,由于无所不在的公路收费站的存在致使群众的出行成本大幅增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运行,为了使各地的资源能够进入全国市场流通渠道,使各种各样的物资科学、低成本地合理配置,并且以更加好的公平竞争形态脱颖而出产生经济效益最大化,服务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保持一个国家交通枢纽的最低成本畅通无阻不仅仅是方便群众生活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关乎一个社会物资以及人员等资源流通系统高速高效运转的需要。
   
  可匪夷所思和不可思议的是近几十年一直以来虽然全国各地在“要致富、先修路”的指导思想下造路造桥蔚然成风,但伴随着大路大桥等纷纷开通同时在这些路桥上收费站就像“没有围墙的城门”也雨后春笋般竖起,四处设关,有的地方甚至借机大肆敛财,十几年、几十年了,早已把造桥成本收回却依然风雨不动安如山收费收得手软,客观上不仅把修路造桥的舒筋活血社会功能化为乌有,而且严重阻扰了国内三大经济圈以及全国经济一体化的融合进程。
 
  也可以如此说,它们就和文化上的古文字以及方言一样,对全国乃至全民族的经济文化大融合人为设置障碍,也为各地形形色色的地方保护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现实工具支撑。其实整个社会就像一个人体的内部循环系统,打通各个流通环节的阻隔才能够避免内耗,使整体首尾相连、协调一致,形成强有力的合力以及凝聚力,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能,为此本来修路造桥可谓功德无量,不过再在路桥上人为设置障碍即使是出于收取造桥造路的巨大投资的需要,也无异于是一种正负相抵的愚蠢行为。说得不客气,它简直就是在国民经济肌体上“卖血”赚钱!
 
  事实上,路桥上比比皆是的收费站使城市发展的空间变得狭小,出现了“城外有城”的封闭局面,结果大城市收费站以外的房子不好卖,人们的企业和单位为了做生意以及上下班方便只好千军万马往市中心挤独木桥,恶性循环,市中心土地性价比更加高,于是环境污染和饮用水等资源短缺现象愈演愈烈,城市管理成本与日俱增,却“鼓励”和“实惠”了一批批房产等投资客以及贪官变本加厉,导致本地人凭借手中原有房产等资产过上寄生虫的生活,两极分化严重,等等,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负面影响在此我就不一列举了。
 
  据了解,近年来广州“5公里1个收费站”被指“世界之最”,其他地方情况也几乎差不多。相同情况的还有长三角、京津唐地区。在如此密接的路桥收费基础上,非沿海沿江等交通欠发达内部地区地域劣势明显,招商引资等经济活动由于物质等资源快速、低成本全面流通以及科学配置受阻受到极大影响,结果修路造桥只是方便了大多数公车和富人的旅游、娱乐和消费,对当地经济的拉大作用效果却很不明显,人称合法的“车匪路霸”。我以为,即使去年初全国各地陆续取消了一些城市以及经济区的二级公路收费站,可幅度仍然不够,不仅珠三角应该撤销全部普通公路收费站,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也都应该消除这种所有人为设置的交通阻隔,逐步撤销全国范围内全部“没有围墙的城门”--普通公路收费站乃大势所趋!
 
新闻链接:
http://news.qq.com/a/20100102/000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