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科学课的教学主旨是让学生通过在教师主导下的自主学习成为健康的高尚的快乐的成功者。科学课的内容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科学人生,科学思维,科学素养,科学幸福观和科学方法。
《科学人生》将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和进化观,十分关爱自我的生命也十分关爱他人的生命,在平时的生活中进一步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生活模式。对于自我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建立初步的比较明确的定位,确立自我未来社会生活的目标,并积极地在当前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为趋向自我未来社会生活的目标而做好充分准备。设计人生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健康设计、学业设计、人品设计、职业设计、交往设计、兴趣设计、家庭设计和博弈设计是人生设计中的八项基础设计。这些设计既含有一定的未来发展蓝图,又包含着因应未来环境变化而作出更新的优化选择的基础。
《科学思维》将向学生们介绍思维的本质,科学思维的各种形式,如何运用科学思维使自我的才智、能力、运筹得到高效低耗的施展、发挥和提高。思维是大脑的活动,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与反映在大脑中的重组与衍生,而科学思维将使这种反映的速度与质素得到充分的提高,也同时将使这种反映在大脑中的重组与衍生得以多样化深刻化与更新化。思维有其本身的规律,在现代发展中思维也注入了大量的新方法,创新成为了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领域,思考把原来的存在更完美一些,思考把原来的运转更有效一些,让思维注入这一重要的激发源,这是本校科学课讲授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切入口。
《科学素养》将指导学生对现在正在发生的科学变化具有高度敏感,对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有初步了解,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过程有基本认识,对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有一定理解,对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诸侧面的关系,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国民科学素养水平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一事实,将使学生对于提高本身科学素养的意义具有刻骨铭心的理解。投入并持续投入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研究项目很可能从此奠基。学生很有可能在具有较高水准的科学素养的基础上,或是在自然科学,或是在社会科学或是在哲学领域上自然地长期地投入自己的关注和极有兴趣的研究。
《科学幸福观》将使学生认识成熟心态,并积极培育自己的成熟心态。成熟心态主要由八种心态组成:利他、悦纳、预期、升华、幽默、好学、善动和求谐。学生们将充分认识并理解八种成熟心态的特点及其操持方法。人的行为和感觉全由人的心理态势所直接影响,同样的时间和空间,对于操持不同心态的人会引发截然不同的行为和感觉。成熟心态的操持使个体倾注对他体的关心与爱护,并伴生本体的自然快乐;使本体在现实中的所有遭遇都会从中体会快乐的因素;使迎来新现实时总伴有足够安全与满意,并触发由衷的快乐;使崇高化与神圣化带来圣洁的快乐;使运用谐趣化解的难处转换为成倍的快乐;在对现存时空或非现存时空的内涵热情关注与探究、乐于知晓与掌握的同时产生学习激发的快乐;在善于操持一定量的运动以满足在生理上人体的各种系统运转自如,在精神上人体的感受舒畅愉悦的同时饱享动态平衡的快乐;在对现存时空总能处以平和、渐趋、圆润的同时,自身悠悠然地不断萌生自然的快乐。成熟心态将带领人们成为健康的快乐的高尚的成功者。对成熟心态的操持将自然地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幸福观,使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在在充满幸福。现代人群在埋首于追求高生活质量和高生命质量的努力中,掌握和操持科学幸福观将实现事半功倍的奇效。
《科学方法》将使学生明确称得上科学方法的几条原则:该方法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极佳性。方法在实践中是大量存在的,如果能够将其不断加以改进,使其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极佳性,该方法就会进入科学方法的大门。学生们还将掌握一些经典科学方法、新科学方法、一些运用科学思维的新科学方法和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研究方法的科学方法。在科学方法的引领下,人们将可以用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果,同时杜绝方法实施中所产生的影响和谐环境延绵的隐忧。科学方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使用科学方法的过程中所作出的改进必然会发展科学方法。世间一切方法,只有在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做出因应、调整和创新,才能使方法的科学性得以保存和发展,才能使方法被冠以科学方法的确切称号。
二
本校科学课授课的特点:
1. 自主阅读学习
在现代成功学的研究中发现,学校培养的学生在校学业成绩与毕业后在社会上所取得的业绩为什么没有达到完全正相关,原来学校中的学业成绩没有包含学生主动积极有为、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检测,而这三项内容在离校踏上社会后直接和学生在社会上取得的业绩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学校教学中并没有把这三项内容纳入教学范畴,我校的科学课就抓住了这些环节进行教学和培养。科学课授课过程中,基本上每节课会安排10分钟自主阅读学习,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将阅读每节课发下的讲义,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都应该单独阅读讲义,杜绝任何形式的交流,全神贯注于对讲义的阅读与理解。这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有为的形式。自我主持,自我要求,自我阅读,自我思考,自我收获。教师在这十分钟里,要对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情况给予关注,不时矫正坐姿不当的学生调整坐姿,提示学生全神贯注于自我阅读,制止任何形式的交流,观测每一个学生阅读的进度,解决个别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的困难。
2. 理论联系实际
把讲义中的内容和教室里的具体生动地联系起来,把社会中的常见现象和讲义中的理论阐述有机地联系起来;把讲义中的点点滴滴和学习中的识认悟行联系起来;把生命中的漫长岁月和讲义中的科学规律联系起来;把讲义中的文字和世界中的真实联系起来。教师在讲课时,除了引证现今世界的国内的本市的重大事件,更应大量引证在教室里的存在,把教室里的动态和静态,把教室中的事件和人物,把教室里曾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统统搬来作为讲义中的内容最生动的诠释,这是最有效的深入浅出。社会中有许多学生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原来是看在眼里全无感觉,或是看在眼里不知究竟,现在就要有这个意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透过现象看到其中的规律。同样在学校里在班级中,也有许多现象,原来身处其中,觉而无感,或感后无知,从来不知要探求其中的本质,也从来不知要寻求其中的规律。通过科学课的学习与求解,一下子打开眼界,运用学来的理论,处处时时都用得上,理论联系实际,多么宽泛的领域,多么生动的题材。
3.交流想说就说
交流想说就说就是专为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而设的。现代成功学的研究昭示,个体人际沟通能力水平的高低在众多领域里是决定个体成败的重要因由。在传统的文化知识课程中,对于受教者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育几乎是没有内涵的,所以过去常见这样的现象,在学校中的好学生,即传统文化知识课程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走出学校大门,走上工作岗位后,业绩和作为平平,而那些班级中学业成绩在十名左右的学生,因为有一部分精力投入了班级工作、社团工作、群体工作,并在这些工作中获得人际沟通能力的自然培育,从而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获得事业的显著成功。本校的科学课,几乎每节课都要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畅叙自己对教程的认识和理解,提出自己的全新观感,交流自己想要表达的,想说就说。这一课程内涵能够十分有效地提高全班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由于它的覆盖面是全班性的,而且还特别对原来这方面比较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照,因此从全面提高整个班级的同学人际沟通能力方面更显示出强有力的作用。
4.满足时空要求
什么叫做个体的成功?个体能够满足所在时空的要求,就是个体的一种成功。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而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处于其间的个体总会有一定的要求,即个体的角色要求,如果某个体不能满足其所处时空的要求,该个体在该时空中就会是一名失败者,该个体因为不能满足角色要求,不配担当该角色。个体所处的时空是在不断变化的,该个体必须不断适应变化,满足变化所提出的新的要求。适应变化对于个体来说,就要具备许多条件:健康的身躯,灵敏的反应,聪慧的智力,合适的行为,专业的技能,充分的自信,恰当的应对,高瞻的引领,等等。在科学课上抓住一些可行的操作基素,使学生能够体验和培育自己满足所在时空的素质是一项重要的课程操作。在科学课上,课桌上的物品只能是科学课的讲义和相关的学习用具,听课的姿势只能是在端坐基础上的全神投入,自主阅读时的状态只能是在端坐基础上的独立研探,讨论时的投入只能是围绕课题发散思维紧扣中心有基准的创新开拓,上台发言时只能是充满自信交流符合主题的想说就说。授课教师紧抓这样几项可行的操作基素,反复贯彻,并以此来培育学生养成满足所在时空的习惯。
5.充分激发潜能
潜能就是一个人潜在的能量,包括一个人潜在的体能、智能和技能,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所施展和运用的能量仅仅是一个人所具有的能量中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善于开掘自己的潜能,哪怕只是开掘出很小的一部分,他的能量都会比未曾开发的人的能量大出很多,他在竞争中就必然会处于领先的位置。本校的科学课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受教者的潜能。启发操作良性意念呼唤,同伴鼓励推崇有效挖掘,点破面扩产生瞬间激发,这是我校科学课激发学生潜能的授课特点。良性意念呼唤就是个体自我用一句话、一个词语、或是一个字向自己作一种有声或无声的激励提示,如:“我一定能!”“我肯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准能获胜!”……看似一句话、一个词语、一个字,而它的激发力量是很大的。一个同学要上台发言了,同伴们都由衷地热烈鼓掌,眼神中流露出赞许和信任,对于受到这种礼遇的上台发言的同学来说,会激起他无穷的智力和表达力。从教学的角度看,每节课开始时仅激发一个学生,随着上课的延续,逐渐扩及若干位学生,直至一大批学生,能量激发由点到面,瞬间全班的潜能如连锁反应,越激越高。科学课上经常如此操作,同学们习以为常,以后遇事就会自然地自我充分激发潜能,有效处事必然变得十分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