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机制不完善,难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新华网深圳1月1日电(记者王传真)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深圳股市股票融资额达17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36.99%。

  2009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跨越之年,股市融资额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相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只有三成五的投资者盈利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与体制机制建设仍然不完善,市场化改革还不彻底,尽管创业板市场平稳推出,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依然没有改变逢新必炒的怪圈。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资本市场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并对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1、股市供求关系不协调。作为我国证券市场主要力量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理念依然不够成熟,一个成熟的股市发展价值投资应该成为主流,但我们的机构投资者依然还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形象,追涨杀跌,造成股市的大幅波动,影响整个市场投资者的情绪,继而造成连锁效应,涨的时候疯涨---没有顶,跌的时候疯跌---没有底。此外09年股市扩容速度太快,加之新股不败的神话依然上演,导致供给过多,而需求相对不足(炒新的暴利使许多一级市场资金一般不会进入二级市场)。本来市场的扩容应该对市场本身来是好事,但由于新股高市盈率、高募集量发行只能是增肥上市公司,严重制约了二级市场的健康发展,打击了中小投资者的热情。

  2、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违规现象还比较严重。尽管这几年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我们在规范股市监管,完善股市法制建设方面成绩不小,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诸如“老鼠仓”、幕后交易、上市公司违规操作等现象依然时有出现。相关监管部门必须贯彻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为市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市场的发展才能平稳地运行。

  3、尽管证券市场的许多法律法规出来不少,但是对于普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依然不够健全。比如,我国的基金市场,基金从业人员依然过着旱涝保收的好年景(这也正是这些人经常兴风作浪的根源),但是对于基金持有者的利益相关部门却始终没有考虑过,新的一年,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确实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出发,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广大投资者的信心。

  4、市场在高速扩容的同时对拟上市公司的质量重视不够。有些公司为了上市层层包装,不惜弄虚作假。由于我们只是片面地追求有多少企业上市,而在提高公司素质上下功夫的力度较小,对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尤其是财务报表的审查依然不到位。如果只是片面追求速度,上市公司中间就会出现很多的垃圾股,这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形象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会使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下降,导致股市疲软。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上市公司的重大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的改造,特别是财务报表,继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

  5、资产重组并购历来是证券市场的强心剂,这是一件好事,因为通过资产重组,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素质。但是在资产重组中也要防止弄虚作假,以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因为资本市场对信心的需求更甚于对资金的需求。如果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强,创新意念很强,市场的发展潜力大,那么投资者的信心就很足,信心足才能促使市场健康平稳地发展。

  6、市场一旦好起来,许多人就想着提高交易费用。我国的证券交易费用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相比都是比较高的,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扩大交易量上,而不是把提高投资者的交易费用(加大投资者的负担)作为经常挂念的事情。如果交易量扩大了,即使交易税税率降低了,政府仍能从中得到较高的税收。

  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资本的形成与扩张至关重要。市场化机制不完善,对投资者的信心影响较大,市场的发展若是忽视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力量,市场的发展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投资平台,这对于市场的长远发展是弊大于利,希望管理部门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政府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必须尽快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各个环节,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