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授予学位时穿汉服的建议+汉服复兴主题曲


记得在一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刘明华建议中国的汉服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人为善、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服饰的标志。中国应重视汉服复兴,首先应在中国三大学位授予时穿汉服系列的中国式学位服。笔者认为这个建议很好,赞成该代表建议,支持国家高等教育部门予以采纳。

刘明华代表说目前的学位服全部西化,而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国际统一称呼,授予学位时穿戴的都是统一服装,而我们周边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近邻韩国、日本在重大礼仪上都是穿自己的传统服装,成为向世界传递一个民族传统的标志,而中华民族却没有。因此,我国完全没有必要事事都学西方,我们完全可以自行设定代表中国民族特色的汉服系列中国式学位服,以此来推动中国的汉服和汉族文化文明的复兴。学位服的式样可请专家研究历史文化后,结合时代特点设计。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帮,中华文化根脉向来源远流长,至于而学士、硕士、博士称呼,其实在中国古代的词汇和官位设置中很早就有。如在在先秦时是对一般博学者就称呼为“博士”,最早是一种官名,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有公仪休者,鲁国博士也,以高等为鲁相。秦朝时,博士官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汉武帝时创办了太学,太学里的老师就是博士。刘明华代表说,汉服复兴并不是复古,它不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穿,只在重大礼仪场所穿,比如在结婚、节日庆典或两岸文化交流及传统文化活动中提倡使用。

有礼仪之大是为夏,有服章之美是为华。华而美,夏而大,维汉有衣,长风盈袖,襟带天地,谓之华夏衣冠,名之曰“汉服”。汉服是为我们汉民族专门量身度造的衣裳,其色玄黑而纁红,取乾象坤,表征天地,襟天齐地,和谐端庄;其形裙裾蹁跹,衣袂飘展,精巧细致,飘逸流畅。

汉服承载中华文明,影响极为深远。洋洋三千年,一直到明朝末,它代表的是一个庞大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论是先秦气魄、魏晋风骨还是汉唐神韵,纵使样式花色略有变异,但衣冠特征一脉相承;漫漫几万里,衣冠传播周边的民族,并构筑起了东亚的华夏文明圈。尤其近年来风头正劲的韩服、和服都渊源自汉服,而我们的国粹汉服却在“先学苏联、后学西方”中迷失了自我。中国的五千年文明里,以汉服为载体的汉家歌舞、华夏礼仪、乃至民族思维,都发生了扭曲。

由于历史原因,伴随着国服衣冠断代,文明荒漠化却不知始于何时。华夏复兴,衣冠先行。衣冠复兴,教育先行。现在我国又到了一个伟大复兴的紧要关头,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巨大魅力正在随着我国的和平崛起迅速影响世界,我国也在世界各国紧锣密鼓布局传播中华文明的“孔子学院”,如果在中国的各大学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时,让我们的学生和外国留学生,都穿上我们自己设计的的独具中华文明魅力的学位服,衣袂飘飘,步履端庄,仪表堂堂,行止有礼,那不仅会是一道靓丽的新风景,而且还能增加民族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让外国人也觉得新奇好玩,岂不美哉!

由是,我赞成刘明华代表中国大学授予“三大学位”时穿汉服的建议。

偶然在浏览网络时,忽然听到一首歌,题目是《重回汉唐》,表达了中国虎民族复兴的伟大愿望,如果中国大学在授予学生“三大学位”时候,可以参考使用这首歌作汉服复兴的主题音乐。歌词附录如下:

附:《重回汉唐》歌词

词:赵丰年 孙异 玉镯儿 曲:孙异

演唱:孙异 编曲:张亮 录音:李在成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 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 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 终成绝响

我愿重回汉唐 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 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 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 看我华夏儿郎

汉服复兴主题曲演唱版链接:

1、 音乐MP3版:http://bbs.sun-yi.com/SY/HANFU.MP3

2、 视频MTV版: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mX6APRXqvk/(可点击直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