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下凤凰卫视的消息


转一下凤凰卫视的消息

 

性学专家徐兆寿认为:爱情的产生有五个条件 现代爱情被夸张了

著名性学教育专家徐兆寿先生新著《爱与性的秘密》20101月由作家出版社版,在书中徐老师对人类爱情产生的条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陆地的生活似乎更容易让人手脚分工、直立行走,水中的生活相对差一些,所以在水中完成人的手脚分工和直立行走的说法还没有前一种有说服力。另一些问题更为尖锐:为什么在水里生活的其他哺乳类动物没有乳房呢?为什么其他地方的毛发都脱落了,而只留下头发、腋毛和阴毛呢?

原始古人有爱情吗3000年前,斯巴达和小亚细亚半岛上的一个小国特洛伊双方出动了几十万人马,9000艘战船,展开了史无前例的战争。这场战争整整持续了10年,最后斯巴达人施用木马计才赢得了这场战争,但其原因只是为了争夺一个美丽的女人——斯巴达王后海伦。现代人说,这是为了爱情。

且看公元前4世纪时,那位热情颂扬爱情的哲学家柏拉图是怎么理解歌唱它的:要是能有别的什么方法,使一个国家或军队都由恋人组成,他们无疑会成为自己城市最好的统治者。他们将杜绝一切耻辱,为了荣誉你争我赶。当他们并肩作战的时候,尽管为数甚寡,却能征服整个世界。因为一个人宁可让整个人类看到自己的丑恶,也不愿在自己所爱的人面前怯懦地临阵脱逃或是放下手中的武器。他宁愿死一千次也不愿这样。谁又会在危险的时候丢下自己所爱的人或让他失望呢?在这样的时刻,懦夫会变成勇往直前的英雄,而凡夫俗子也会毫不逊色于真正的斗士,爱将会激起他们的勇气。

似乎柏拉图所描述的这种爱情的力量在人类的历史上或文学中比比皆是,屡见不鲜。在他的笔下,爱成了人最原始也最崇高的力量,是促动人精神创造的原动力。爱也成为人与生俱来、与动物不同的人性之一。事实上,在人类短暂的文化史中,爱情一直是人类欢乐和痛苦的主题之一。爱成为基督教义的主旨,情成为佛家教义灭绝的对象。对于现代人来说,爱情几乎成了我们的宗教。它似乎是我们人性难以回避的双刃剑,拥有时,我们无情地颂扬它,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失去时,我们也失去了生的希望,满含热泪地向着苍天指问:情为何物?可以说,自有艺术以来,人类就在孜孜不倦地描绘着它,用它的泪擦拭灵魂,用它的笑装饰人类苍白的人生,而用它的痛苦诅咒世间的不平。尤其是从近代以来,爱情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爱情超过了所有的情爱,爱情大于人生。这种病态的观念在现在愈演愈烈,让人忧心忡忡。

那么,爱情真的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吗?爱情真的是人生的宗教吗?古代人的爱情观是什么样呢?就这个问题,我曾专门请教过著名的性社会学家刘达临先生。

他说,爱情是人类的性心理进化的产物。性崇拜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人类性心理进化的一种初始表现。对性的崇拜心理,在今人看来似乎很愚昧可笑,可是它至少反映了原始初民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探索,他们不再混混沌沌地过日子,而要问一个为什么了。婚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性的社会进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人类的性行为再也不能从个人的自然需求出发,随心所欲,朝三暮四了,而要受到社会利益和道德的约束,限制在家庭的形式中。现代人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可是对于洪荒远古的原始初民来说,他们还不知爱情为何物,两性关系就是性交,以后性交关系的范围逐渐受到限制,这就是婚姻的产生。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