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财富的本质是追求生命的美好


       生活在当下的国人,一方面在物质与精神财富日益繁盛的今天面临种种诱惑与渴望,一方面又不得不承爱财富文化缺位,创富手段匮乏所带来的无助与无措,矛盾的撞击中,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面对财富生发出越来越多的困惑,  在华莱士看来,“致富”是“一种人生的权利”。追求财富的本质是追求生命的美好。这种渴望值得赞美和鼓励。只有经济富足,人们才能远离生存压力的困 扰,从容地发展自己,使自己人的身体、心智、灵魂得到最大的满足。生命个体对整个人类、整个社会性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使自己更富足、更出色。而华莱士提出的“创造致富”的观点,则使身处竞争焦虑中的人们多了一份清凉的慰藉,华莱士认为:不断的增长和发展是宇宙的法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必然。宇宙的供给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无限大。只要我们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创造性,完全可以尽可能多地拥有创造出来的财富,而不是得到抢来的财富,只有 “创造致富”才能让你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地获取财富。另外,“致富是一门学问”、“心存感激地致富”、“致富是让生命更丰盈”等观点也是历久弥新,无不闪耀着经典智慧的光芒。这些都是本书至今畅销不衰的秘密所在。这正呼应了时下流传很广的一句话——经典也流行。

    古老的华族文化中,对于金钱与财富总有着一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情愫。有时表现为“割袍断义”的决绝,有时又显露出“欲说还羞”的暧昧。但纵观中国文化的主脉 络,其主导倾向还是教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古训,比如“宝贵于我如浮云”……凡此种种,都在传递着这样一种气息:贫穷 光荣,逐利可耻。当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涌现了“红顶商人”胡雪岩,富甲一方的明朝商贾沈万山等商界名流,也孕育了钱庄、票号等商业机构。但 这些人、这些事在“重农抑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浸淫下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都没有真正进入中国主文化的视野,一直在主流社会的边 缘处徘徊。这种情势沿袭下来,便在国人的文化品格中造成一种缺陷,那就是中国人到现在还很难树立起正确、健康的金钱观、财富观,也更少有积极、有效的创富 方法、致富手段。

    试问:怎样才能在获取财富的同时,兼顾自由、幸福和健康?对寻求财富的中国人具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对那些在生活与事业上处于迷茫、焦虑状态中的人们也是一剂心灵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