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鹊起


名家风流】声名鹊起
----------------
父亲亡故后,孔融居家守丧。他好学勤读,博涉阔览。东汉桓灵年间,宦官把持朝政,蔽塞言路,打击异己,在朝野大肆搜捕、诛杀正直之士。
当时张俭触犯了宦官首领侯览,被迫四处亡命。张俭是孔融之兄孔褒的好朋友,因此到孔家避祸,恰巧孔褒外出,只有十六岁的孔融在家。张俭见他年少,起初不信任他,孔融说:“兄长在外,难道我就不能为你做些什么吗?”就把张俭藏在了家中。不料事情泄露,孔融与孔褒一同被捕入狱,兄弟二人争死,郡县不能决断,只好呈请上司处理,结果上面下诏免了孔褒之罪,孔融却因此事声名显扬。
当时平原的陶丘洪、陈留的边让都是一时的俊秀,孔融与二人齐名,成了当时的大名士。
 

【国学商道】守信不欺
----------------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诚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点十大商帮各有千秋:晋商“守信不欺”,徽商“信义为先”,鲁商“敦厚质朴”,龙游商帮“亦贾亦儒”,洞庭商帮“精而不奸”。宋明理学所倡导的诚信经营,成为当时企业文化的主流和商人创业的基石。
 清代胡开文墨的第二代传人胡余德,因诚信经营留下佳话。胡余德精心研制出一种在水中久浸不散的墨品,供不应求。一次有顾客购得此墨,但不慎将墨袋掉入水中,捞起来发现墨已溶化。胡余德得知此事后,不仅立即停售这批未按规定制成的墨,还将已出售的墨均以高价收回,并予以销毁。此举使胡开文墨店损失不小,但也因此保住了信誉,赢得了顾客的广泛信任。
正是由于徽商重视“诚信”的经商原则,才能博得顾客长久的信赖,最终为商业的发展谋得了更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