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揭示百姓与政府的关系本质
关键词:
2009年,无论是近9.4亿平方米的成交量还是估算约4695元/平方米的均价水平,都创出了历史新高。全年房价涨幅24%,平均每平方米上涨813元,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09年成交量“果然”惊人,不但远超2008年的6.2亿平方米,还轻松跃过了2007年7.6亿平方米的历史高点。9.4亿平方米相对于6.2亿平方米,增幅应该是51.6%,中国去年商品房销售额近44000亿元,增长超过75%。
——当我们为2009年中国GDP“保八”成功,庆幸中国率先突破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而且如此迅速的时候,难道我们不应该对那些花了高价钱买房子的百姓致意吗?
——多花了那么多的钱,难道对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情绪就不会有负面影响吗?居民收入增长得再快,都比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快,更加上还有所支付给银行的那些按揭利息;各种契税。那些原本在草根百姓兜里的钱,最终到底流向了何方?表面上是购房人把钱款通过银行付给开发商,但难道银行就不是利益共同体?难道地方政府就是两袖清风?难道中央政府就不希望看到房价提升所带来的经济回升与市场繁荣?
——不要再虚伪地以亲民的面孔出现,除非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确实是与利益集团摆脱干系的。
另一组数据是200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57128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国内贷款11293亿元,增长48.5%;利用外资470亿元,下降35.5%。在去年销售火爆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获得的定金及预收款15914亿元,增长63.1%;个人按揭贷款8403亿元,增长116.2%。
——那些增长的开发资金来源于什么渠道?是银行、股市还是企业自有资金?或者是直接来自中央财政的支撑?从这个逻辑来推导,政府的利益跟民众的利益是正相关的还是负相关的?当这些力量都在齐心协力地把房价炒得更高的时候,谁又能挡得住呢?
——那成倍增长的个人按揭,有多少会成为呆账?又有多少会随着房价的下跌而遭遇恐慌性拖欠,以及不和谐的因素?难道政府真的会坐视这种动荡出现以及预期利益的如意算盘打空了?
——这说明官方提供调查承认,百姓在买房方面的支出压力增加了24%,这与8%的GDP形成16%的倒挂,而且要有需要支付的各种赋税、付给银行的利息。在期待房价下跌与保持稳健增长的手心手背之间,政策会朝哪一面重重地打下去?遇到各方势力的“求情”与阻挠的时候,是否会“法外开恩”地把惩罚性的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最终百姓依然要默默地承受房价上涨所带来的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薪酬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湘泉在作客人民网“人民议事厅”的时候,为广大网友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解答关于国民收入分配和职工工资福利等诸多热点问题。
谈到目前备受各方诟病的收入差距悬殊问题,曾湘泉引用财政部的最新调查: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
曾湘泉说,从1978年到1984年,我国基尼系数稳定在0.16的水平。而从1984年开始,基尼系数一路攀升,到2007年已达到0.473。一般说0.2之下叫“高度平等”,0.2到0.4叫“低度的不平等”,0.4以上叫“高度不平等”,我国现在0.473说明不平等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
——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民间作为基石的。但我们的财富增长是建立在稳健的基础上,还是在涸泽而渔?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关注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人,还是在有意拉大贫富差距,并为富裕家庭提供额外的服务?这更多的是突出政府的市场性还是更突出其服务性?
——住房商品化、农村城市化,逐渐形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得我们逐渐看清,其实中国的百姓并不是自己这片土地的主人,对于什么时候自己的房子要被拆除,以什么条件被拆除,自己是否能够避免自己的房子被拆除都没有任何话语权。连影响房价走势的主动权都没有。
从房地产价格说开,房子的价钱,粮食的价钱、水电等生活物资的价钱好像那样都不是百姓说了算的,那首先是政策的意见,其次是投资人的意见,第三是市场从业人员的意见,单一的消费者个体,都仅仅是烟波浩淼中的一点水滴而已。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看到,房地产的职责都是中央政府的指令,是地方政府的政绩,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标志与支柱作用,是服务于金融系统的,维持其强劲上涨的,而不仅仅是由于草民希望有个地方安心地栖身。
草民时刻担忧自己随时有可能有被扫地出门的危险,才不能不全力支撑高悬的房价,并要用数十年的努力去为一套钢筋水泥所铸就的房子努力工作。
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万般无奈,任由房价无休止地上涨,对官对民,对经济对民生,无疑都是一种自掘坟墓的自杀式的行为,更是登高之后引颈自悬的行为。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