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蜗居》的热播,一度引发网民们对房价的大讨论,“房价到底是升还是降”更是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房价也成为高层不断把脉的“神经”。政府对房价的控制从“抑制”转为“遏制”,促使消费者对房价下降产生乐观的预期。然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政府遏制的是房价的过快上涨,而不是遏制高房价。政府控制的是增长的速度或者说增长率的问题,而不是要“一棒子打死”——将房价压下来。
那么,房价有没有下降的可能?个人认为至少未来3年内房价没有大幅下降的可能,不仅如此,甚至还会有一定幅度上涨的可能。为什么这样说呢?为此,我们对房地产业应该有一个比较现实和客观的认识:
第一,房地产的价格飚升让很多投资者看到了投资房地产的巨大利益,进而以温州炒房团为代表的一批类似于蝗虫的群体涌向这个市场;第二,地方政府投资环境恶化导致相当一部分本来应该用于生产生活投资的资金转移到了房地产市场,且有大量灰色资金和海外资金则加剧了对仅有的一些房地产资源的炒作与争夺;第三,房地产市场监管的不作为,发改委及工商等部门对房价的上涨没有做出相应反应滞后,致使房价上涨完全失控;第四,房地产市场的成本本身并没有那么高,大部分圈了钱的开发商又回到了房地产市场,成为新雪球的组成部分,新一轮花样可能翻新的房地产开始了。
房价的问题不是一个市场问题,不是开发商的人品问题,它本质上是个财政问题,或者更严格地说,是个财税问题。那么中国房价有没有下降的可能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房价要下降有赖于两个条件:第一,财税分肥机制大调整;第二,地方政府找到新的财源。
当前,卖地行为实际上已经成为地方财政的一大支柱了。所以,调控来调控去,房价却越来越高。高层实际上早知道房价下跌的问题的严重性。财税分肥则牵涉到盘根错节的责权利体系调整,恐怕谁都不敢贸然下重手去解结。如果保持当前的财税分肥机制不变,而地方政府又要与卖地行为说再见,怎么办?那就得想办法找到新的财源,但难就难在如何找到新的财源?!
“国四条”——“增加供给、抑制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并规定将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两年恢复到五年,其他住房消费政策继续实施等,国家出台的政策旨在告诫公众慎重投资,期望消费者回归消费行为。但要达到房地产价格的“软着陆”,需要一个时间,而房价下降恐怕需要更多的努力。
略谈中国房价下降的可能性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