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场创纪录的新书签售迎接新年


 

 

    以一场创纪录新书签售迎接新年

 

 

                

 

         看见这样的场面,我心里十分感动。心想,因为他们,我的笔是不能停下来啦。

 

 

早晨,天气阴沉,雾很重。九点准时赶到新华文轩书城门口,几个工作人员刚刚开始张贴喷绘的巨幅背景图,路边不多的行人,三两个人张望,有强烈的门庭冷落之感。几乎没有熟悉的面孔,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预定的花篮也没有送到现场。昨天一场小雨,降温。凛冽的寒风中,我不禁对今天的签售忐忑不安起来。

我的《故乡就在城外》是2009年11月出版的,但是我却有意把新书首发式定在今天。我是要制造一个不大不小的文学事件,以一种烈烈轰轰的方式进入2010年。我还要以一本书为号召,邀约好友,尤其是多年不见却十分想见的好友,一齐集合在新年的封面上。

那么,现在是我决策错了?人们因为过节,远行,元旦签售是不合过于挑战过于冒险?是不是天气太冷,人们都躲在家里不肯出门?那么,我的书卖给谁啊?门庭冷落,好没面子啊。

不过,九点半一过情况就陡然变了。临街的背景图布置停当,临时柜台也安放好了。这时,就像是约定了一样,许多人就从不同方向涌向书城。按照原来的计划是要搞一个仪式的。但是,因为此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邱明君先生曾经说他到场,不一定讲话;同时现场的人已经越来越多,我只好直奔主题:签名卖书。

绵阳书城很大,偌大的一幢大楼,好几层。售书的展台摆在一楼,临街。按照安排,大家先在这里买书付款,然后排队上到二楼让我签名。我签名的地方在二楼尽头,原来是读者休息喝茶喝咖啡的区域。环境舒适,温度宜人。我坐在签字台上,偷眼看去,队伍越来越长,场面火爆,并且队伍里有好多朋友的面孔,心中窃喜,悬起的石头终于落地。

 

              

 

                       这个队伍里有一些熟悉的面孔,他们是为友情而来

 

 

我的第一次签售是在“席殊书屋”,地方太小,拥挤不堪,排队的长龙上百米。我又太老实,一本一本地签,签得手抽筋,半天也才签了不到500本。这次,我学乖了,昨天没有什么大事急事,就偷闲签了差不多五六百本预备在那里。事实很快证明,这一招真管用,由于事先已经将主要内容签好,并且盖好了印章(我这个印是黄田石的,临时请画家方晓先生所刻。方晓是徐无闻先生的弟子,治印高手,这一方印很不错呢),我只需补上购书人的名字就行,所以我的签名速度很快,秩序井然,没有出现混乱局面。

(这也是经验哈,要搞签售的朋友,最好这样,不然,累得手抽筋也签不了多少哦)

我受到现场的感染,签名的感觉不错。极快的书写速度,很少出错。虽然不可能写得很工整,从容,有的已经变形,但是多数还算正常。我还偷听到说我书法如何漂亮的议论呢。

 

        

 

                            新书到手,为这个有些特别的元旦留影纪念

 

中途,宣传部长邱明君来了。他是大学同学,《再见万县》里有关于他的纪录。不过那不是他的英雄往事,而是打架,以及暗算打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到30年,老邱已经是市领导啦。今天算是文化活动,正是他分管的工作。可惜,他事先就表明不想讲话,并且现在签售已经处于进行时,队伍排得老长,仪式就忍痛割爱啦。(书城精心准备了现场,我也期待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场面,满足一下虚荣心,可惜啦)

我发现,排在队伍里的几乎没有50岁以上的人。大学生,中青年干部,还有就是带孩子一起来,为孩子买书的家长。这与我给自己的写作定位差不多,让我欣慰。

长长的队伍,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被我一笔一笔地划拉走了。当最后一批签完,再为书城相关的服务员送书,签名,正好刚过中午12点。我问了收银员,半天时间签售的,再加上部分不须签名的,已经近千册。

五年前,我的《诗意行走》半天签了近500本,当时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了。今天,我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自然,我对自己今天这份成绩单十分满意。

我非常清醒:这全靠朋友们的支持啊。

 

                

 

      首发式的布置还是很大气的,但是我今天绕过了这个程序直奔主题,想来还是有点可惜啊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