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大盘存在突破的双向选择


    


大盘连续小幅上扬,有一定的量能配合,市场产生了一种幻觉——大盘近期将向上突破。

其实,现在的大盘就象屋顶上的西瓜,往哪个方向滚?取决于风向。

先说向上:现在多数人倾向于向上,看近期大盘的K线组合,至少在技术研判方面,大盘向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我一直认为:在中国股市,对大盘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技术面,而是基本面,或是政策面。

再说说市场热点:进入2010以来,大盘的K线组合红多绿少,但涨幅相当有限。问题在于推动大盘上涨,一直缺少一种相对稳定的力量。题材股活跃,为市场游资提供了赚钱效应,也相当程度上维系着市场人气与市场资金。但题材股有先天的缺陷,那就是题材股越炒,越涨,投资者心理会越虚。毕竟,题材股的想象大于现实。而且题材股行情比较跳跃,看似活泼、热闹,却难于有效把握。表现在盘面,热点题材大多缺少持续能力,热点的节奏转换也比较快。每天盘中都有突然涨停,或大幅拉升的题材型股票,但大多题材股上涨,是偶然大于必然。题材热点来得快,消失也快。题材兴奋,依赖市场冲动。题材性冲动在个股上有爆发力,但毕竟根基不稳,容易疲劳,如此反复,大盘往往陷入波动与震荡……

题材行情,市场流行讲故事。有的故事只是传说,有的故事被人讲了一遍又一遍,只是讲得多了,讲得久了,也会失去新意,题材行情,也会趋向萎缩,题材行情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

今天盘中ST类股票涨幅显眼。但ST板块上涨,往往是一波讲故事题材行情的尾声。就象一轮题材行情涨着涨着,那些平时稳重有余,活泼不足的大盘蓝筹股们,耐不住寂寞,突然上涨,指数被拉升,往往这个时候,也可能意味着一波题材行情接近尾声。

今天ST股表现不错,连ST都出来讲故事了,市场的风险意识也会悄然增强。

今天中石油、中石化、大盘国有银行股开盘后联动上涨,市场反而多了一份警觉……

上市公司业绩年报陆续披露,题材热点可能由虚转实。不论怎么说,假如一只涨的不亦乐乎的题材股,被市场以讲故事的形式烘托着,突然公司出来一份惨不忍睹的业绩年报,这对讲故事者,或听故事者都是扫兴的事情。我认为:讲故事的题材行情,会随着上市公司的业绩年报不断推出而不断弱化,这时候选股操作,应与公司业绩挂勾。至少亏损股、ST股,或业绩大幅下滑的股票,不适合在年报期间讲故事。

题材行情最好的季节,是在年报公告完成,或接近完成的时候,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什么花儿都有开放的理由和权力。世间万物,生机勃勃,一切都充满想象力。这时候,也是市场游资活跃而丰富的季节,形形色色的题材性行情如雨后春笋……

不过,受益于强大利好政策的题材行情,却往往不惧怕业绩年报带来和尴尬,反而会继续借题发挥。象因开发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利好,海南板块近期持续升温。海南的房地产,似乎不受政策调控而大幅上涨。连续亏损的罗顿发展(600209),近期连续涨停板。上市以来似乎就不会赚钱的罗牛山(000735)、海南高速(000886)等股票,近期却不知疲倦的上涨。我一直认为:在中国股市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政策。

从去年12月到现在,新股发行,新股上市的密度、速度,可谓前所未有。上周央行突然宣布“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控、抑制流动性过剩,调控、抑制可能出现通胀的政策努力非常明确。这样的政策背景,尽管股市大盘一直保持着向上震荡的态势,但盘中一直缺乏主动推动大盘上涨的力量。如果继续依赖题材股反复活跃,以挽留市场人气尚可,但要推动大盘向上突破,仅仅是题材行情的持续能力,没有大盘蓝筹股的有效配合,没有政策推动,题材行情又能持续多久?

我的观点是:目前大盘存在突破的双向选择。向上向下都可接受。从目前政策价值导向看,如果新股发行继续保持这样的速度、规模,大盘在春节前不排除向下一跌,以消化政策持续调控,所积累的市场隐忧。这种可能性我认为更大一些。不过,春节前大盘完成一跌,不是坏事。现在不跌,节后也会跌,盘中积累的不良因素,需要大盘下跌来消化。春节前跌了,春节后的行情,则可能走得更为流畅。

文章转载、讲座,及其它请联系叶弘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