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加强队伍管理
为训练服务,培养学生刻苦训练、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生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 科学训练
从探索项目规律出发,注重平时的经验积累,努力寻找摸索有可能的捷径,降低训练成本。
三、 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定期制定教学比赛、测试、分层、分组等措施,培养学生积极性,增加对该项目的兴趣和热爱。
四、 抓两头、带中间
在一个队伍中学生的训练水平一定是由优秀、中等、差组成的。竞技体育成绩一定是重中之重的重点,然而我们最终的要求是使整个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有更多的优秀尖子队员出现。我们可以通过所谓的“抓两头、带中间”理念,主要抓成绩优秀的尖子队员和成绩较差的落后队员,来带动中间这一大部分成绩中等的队员。给这中间一大部分的运动员一种危机感,不抓紧训练后面落后的学生成绩要赶上来了。通过这样的模式,我相信对训练效率将有大大的提高。
五、 训练目标的设定与实施
在训练计划中要明确阶段目标不难,难的是目标的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是否接近一致,一方面目标设定不能过难、更不能太容易,难度调节要得当,使学生通过努力训练,获得成功体验,在心理方面自信心会有所提高,而心理素质特别是这种自信心在比赛中往往是很重要的。
六、 重视文化学习
进一步贯彻体教结合工作,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从宏观上讲文化学习是第一位的,文化成绩是国家、学校、老师、教练、家长最关心的事情。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教练员技战术指导思想打好基础,能更好的理解教练员的指导思想,就可以更认真的投入到训练中去。如果不重视文化学习,首先是各方面都不允许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家长不给练体育了,那样我们的训练工作就会前功尽弃,没有队员参赛,没有成绩,就没有效率可言。
2010.1.17